
超声检查是孕期评估胎儿发育和母体健康的核心手段,但很多准妈妈对检查项目、时间、意义存在疑惑。作为超声医生,我将从医学角度详细解析产科的超声检查安排,帮助您明明白白做检查。
早孕期超声(孕5~12周)
首次确认妊娠超声(孕5~8周)
检查目的:确认是否为宫内妊娠(排除宫外孕、葡萄胎等);判断胚胎数量(单胎、双胎或多胎);观察胎心胎芽(一般孕6周后可见胎心,月经不规律者可能延迟);核实孕周(尤其对月经不准或排卵延迟的孕妇)。
检查方式:经阴道超声(孕早期更清晰,无需憋尿);经腹超声(需憋尿,但孕6周后效果较好)。
常见问题:未见胎心怎么办?
若孕周≤6周,可能为排卵推迟,建议1~2周后复查;若孕周≥7周仍无胎心,需警惕胎停育。
NT超声检查(孕11~13+6周)
核心意义: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NT)厚度(正常值<2.5~3.0mm,增厚提示染色体异常风险增加);早期筛查严重结构畸形(如无脑儿、严重心脏缺陷);结合血清学检查(早唐),提高唐氏综合征检出率。
注意事项:严格时间窗口:必须在孕11周~13周⁺6天进行,需提前预约;胎儿体位要求:需胎儿自然仰卧,否则可能需多次扫描。
中孕期超声(孕14~28周)
中期系统筛查(大排畸,孕20~24周)——最全面的胎儿结构检查
涵盖:头部:脑室结构、颅骨完整性;心脏:四腔心切面、流出道(筛查常见先心病);脊柱:连续性、有无开放性脊柱裂;四肢:四肢长骨发育、手足形态;腹部:胃泡、双肾、膀胱、肠管;附属物:胎盘位置(排除前置胎盘)、羊水量、脐带血管数。
检查方式:三级超声筛查(耗时约30分钟,需胎儿配合);若胎儿体位不佳(如趴着),医生可能建议活动后复查,时长延长;孕妇需注意饮食习惯,因体重过大会影响检查效果。
常见问题:“超声能100%排除畸形吗?”
不能!受胎儿体位、母体腹壁厚度等因素限制,检出率约70%~90%(如唇腭裂、小室缺可能漏诊)。
胎儿心脏专项超声(孕24~28周,必要时)
适用人群:NT增厚、大排畸疑似心脏异常;孕妇有糖尿病、自身免疫病等高危因素;家族有先心病史。
技术类型:胎儿超声心动图(更详细评估心脏结构和血流)。
晚孕期超声(孕28~40周)
生长超声(孕28~32周)
重点评估:胎儿生长速度(是否偏小/过大,排除FGR或巨大儿);胎盘位置复查(如孕中期提示低置胎盘,此时多数已上移);羊水量(AFI或MVP测量,过多/过少均需警惕)。
产前最终评估(孕36~40周)
临产前关键检查:胎儿大小:估算体重,评估分娩方式(如骨盆狭窄或胎儿≥4kg需谨慎);胎位:头位、臀位或横位(臀位可能需外倒转或剖宫产);脐血流S/D值:反映胎盘功能,异常提示胎儿缺氧风险;宫颈长度(必要时):预测早产风险。
特殊情况需增加检查
高危妊娠:妊娠高血压、糖尿病:每2~4周监测胎儿生长及脐血流;多胎妊娠:从孕16周起每2~4周检查一次。
异常症状:阴道流血、腹痛:排查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动减少:紧急超声评估胎儿安危。
检查前准备建议
早孕期:经腹超声前憋尿(喝1000ml水),经阴道超声需排空膀胱。
中晚孕期:无需空腹或憋尿,穿宽松衣物方便暴露腹部。
心理准备:大排畸可能耗时较长,带些甜食刺激胎动。
结语
孕期超声是动态监测胎儿健康的“眼睛”,但需科学规划检查节点。关键检查(NT、大排畸)务必按时完成,其他项目遵医嘱即可。如有异常,超声医生会与产科团队协作,为您制定个性化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