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丽燕  单位:广西贵港市妇幼保健院  发布时间:2025-09-05
369

为什么宝宝鼻塞需要洗鼻?

宝宝的鼻腔像狭窄的“小通道”,黏膜娇嫩、血管丰富,受刺激易充血肿胀。感冒、过敏或空气干燥时,鼻腔会产生分泌物,干燥后形成鼻痂,像小通道里的“障碍物”,让宝宝呼吸费力。

新生儿和小婴儿不会擤鼻涕,鼻塞会影响吃奶和睡眠——吃奶需用鼻子呼吸,鼻塞会让他们吃几口就喘气,甚至因呼吸困难哭闹。生理盐水洗鼻能软化鼻痂、稀释分泌物,帮宝宝疏通鼻腔,就像用清水冲洗堵塞的下水道。

需注意,这里的“生理盐水”是医用生理盐水(浓度0.9%),非自行调配的盐水。医用生理盐水渗透压与人体体液一致,不刺激鼻黏膜,自行调配的盐水浓度不当可能让宝宝不适。

关键之一:头位角度,决定水流“走向”

很多家长洗鼻时让宝宝平躺或仰头,导致盐水流入喉咙引发呛咳。头位角度决定盐水流向,选对角度能让盐水只在鼻腔内流动,不进入咽喉。

1.新生儿(0-6个月):15°低头位最安全

给新生儿洗鼻时,让宝宝平躺,头部稍侧向一边,整体比身体低15°左右(可在肩下垫薄毛巾)。这个角度像给倾斜的漏斗注水,盐水顺着较低一侧鼻孔流入,从另一侧鼻孔或嘴角流出,减少进入喉咙的风险。

宝宝的鼻腔和咽喉是连通的“Y”形管道,低头15°能让鼻腔相对水平,盐水更易从对侧鼻孔排出。头部过高,盐水会流向咽喉;头部过低可能让盐水流入耳道(宝宝耳咽管短而直),增加耳部不适风险。

2.婴幼儿(6个月以上):30°侧头位更配合

6个月以上的宝宝可坐在家长腿上,身体稍前倾,头部向一侧倾斜30°左右。家长用一只手轻固定宝宝额头,另一只手操作洗鼻器。这个角度让宝宝舒适,又能引导盐水从同侧鼻孔流入、对侧流出,像给倾斜的水管注水,水流顺坡度流动。

避免让宝宝仰头洗鼻,此姿势最易导致盐水流入喉咙。就像我们仰头喝水易呛到,宝宝咽喉反射更敏感,仰头洗鼻呛咳风险高。

关键之二:按压力度,控制水流“速度”

按压力度过大是呛咳的另一常见原因。宝宝鼻腔容量小,像迷你水杯,猛地注入大量盐水,必然溢出到咽喉。

1.“脉冲式轻压”优于“持续用力”

使用洗鼻器(滴鼻剂、喷雾或洗鼻盐包)时,采用“脉冲式轻压”:轻挤容器,流出1-2滴盐水后松开,停顿1-2秒再重复。这像用滴管给花浇水,少量多次,让鼻腔适应水流。

持续用力挤压,大量盐水短时间涌入鼻腔,宝宝来不及吞咽或排出,会呛入气管。就像给气球打气过猛会爆掉,给宝宝洗鼻要“温柔”。

2.不同工具的力度控制

滴鼻剂/滴管式:最温和,适合新生儿。让宝宝保持正确头位,将滴管轻放鼻孔口(不深入),轻挤滴管,每次1-2滴。松手时小心,避免回吸带出鼻腔分泌物。

喷雾式:适合6个月以上宝宝。喷雾时喷头与鼻孔呈45°角(不对鼻中隔),轻按喷头,每次1-2喷,力度以看到盐水在鼻孔内流动为宜,不追求“喷得深”。

洗鼻盐包和洗鼻器:适合鼻塞较严重的大宝宝(1岁以上)。调配好盐水,将喷头轻放一侧鼻孔,轻捏洗鼻器让盐水缓慢流入,观察宝宝反应,出现皱眉、哭闹立即停止。

这些“细节”让洗鼻更顺利

掌握角度和力度后,这些细节能降低呛咳风险,让宝宝更配合:

洗鼻前先软化鼻痂:鼻痂较硬时,先滴1-2滴盐水,等1-2分钟软化后再清洗。像洗衣服前浸泡污渍,更易洗净。

选宝宝状态好时洗鼻:避免在宝宝饥饿、困倦或哭闹时洗,此时咽喉反射敏感,易呛咳。可在吃奶前1小时或睡醒后半小时进行,宝宝情绪稳定,配合度高。

及时处理流出的盐水:洗鼻时在宝宝下巴下垫小毛巾,接住盐水和分泌物,保持颈部和胸部干爽,避免宝宝因不适抗拒。

每次只洗一侧鼻孔:洗完一侧让宝宝休息一下,再洗另一侧。不要同时操作两侧,以免增加鼻腔压力。

洗鼻后助宝宝排分泌物:洗鼻后让宝宝保持头位10-15秒,用吸鼻器轻吸出软化的分泌物(不深入鼻腔),或让宝宝自己打喷嚏排出。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