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贾鹏  单位:乐山市五通桥区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5-13
356

你是否经常感到头晕乏力、心慌气短,稍微运动就气喘吁吁?蹲下起身时眼前突然一黑?指甲变得苍白脆弱,连嘴唇都失去了往日的红润?如果这些症状频繁出现,可要当心,你很可能已经被贫血“盯上”了!贫血不是简单的 “身体虚”,更不是吃几颗红枣、喝几碗红糖水就能解决的小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贫血的神秘面纱,学会科学补血。

一、贫血的危害不容小觑

贫血,简单来说,就是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综合征。别小看这“血不够用”的状况,它会像一张无形的网,悄然影响身体的各个器官。

对于心脏而言,贫血时身体为了保证重要器官的供血,心脏需要加倍工作,长期如此,就像让一匹马超负荷拉车,可能引发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大脑作为人体的 “司令部”,一旦缺血,会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严重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女性朋友更要注意,长期贫血还可能导致月经紊乱,影响生殖健康;就连我们的免疫系统,也会因为贫血变得脆弱不堪,容易被各种病菌趁虚而入,三天两头感冒生病。所以,贫血真的不是小毛病,及时发现、科学治疗至关重要!

二、追根溯源,找出贫血的“幕后黑手”

贫血只是一个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它背后往往藏着各种各样的原因。想要有效补血,首先得把这些“幕后黑手”揪出来。

营养缺乏:这是最常见的贫血原因之一。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关键原料,当我们长期饮食不均衡,比如不爱吃肉、新鲜蔬菜水果摄入不足,就容易缺铁,引发缺铁性贫血;维生素 B12 和叶酸是红细胞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缺乏它们,会导致巨幼细胞贫血。就像盖房子没有合适的砖块和水泥,红细胞自然无法正常 “建造”。

慢性疾病:许多慢性疾病也会“偷偷”引发贫血。比如慢性肾病,肾脏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红细胞的“生产线”效率降低;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攻击红细胞;还有胃肠道疾病,如胃溃疡、肠炎等,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而导致贫血。

遗传因素:地中海贫血就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贫血。如果父母携带致病基因,孩子就有可能遗传这种疾病。这类贫血通常需要长期治疗和特殊护理。

其他原因:急性失血,如外伤大出血、女性月经过多;长期服用某些药物;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等,都可能导致贫血。

三、科学补血有妙招

找准了贫血的原因,接下来就该“对症下药”了。

饮食调理:对于营养缺乏导致的贫血,调整饮食是基础。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牛肉、猪肉、羊肉)、动物肝脏、血制品,这些食物中的铁属于 “血红素铁”,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同时搭配富含维生素 C 的新鲜蔬果,如橙子、猕猴桃、青椒,维生素 C 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富含维生素 B12 的食物有肉类、蛋类、奶制品;叶酸在绿叶蔬菜、豆类、全麦食品中含量丰富。但要注意,食补需要长期坚持,而且效果相对较慢。

药物治疗:如果贫血比较严重,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缺铁性贫血患者通常需要补充铁剂,如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同时可以搭配维生素 C 片;巨幼细胞贫血患者则需要补充维生素 B12 和叶酸。服用铁剂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适,如恶心、便秘等,建议饭后服用,并按照医嘱定期复查血常规,观察治疗效果。

治疗原发病:由慢性疾病引起的贫血,单纯补血治标不治本,必须积极治疗原发病。比如慢性肾病患者,可能需要通过透析、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等方法来改善贫血;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则需要控制病情活动,减少对红细胞的破坏。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 “自我修复”;适当运动,如散步、瑜伽,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戒烟戒酒,减少对身体的不良刺激。

贫血虽然常见,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及时发现,找准原因,科学应对,就一定能摆脱它的困扰。如果你怀疑自己贫血,或者已经确诊贫血却不知道如何调理,一定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记住,健康的身体才是幸福生活的基石,别让贫血成为你追求美好生活的 “绊脚石”!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