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面临的严重的健康威胁,夏季高温、冬季干燥等环境因素更易加速压疮进展。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居家护理患者中约30%因护理不当导致压疮恶化。本文旨在结合最新护理指南,以创新的视角和温馨的语言,为您系统性解析压疮的预防策略、分期护理要点及常见误区,帮助您与患者共同构建一道坚实的生命防线。
一、压疮的成因与风险预警
1.发生机制:压疮是因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引发皮肤和皮下组织缺血缺氧性损伤的病理过程。这是一场无声的战役,而了解它的成因,正是我们赢得战斗的第一步。
2.高危人群包括:营养不良、高龄、吸烟、心脑血管疾病、长期卧床、昏迷、痴呆、糖尿病、失禁等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自理患者。
3.高发部位包括:骶尾部、足跟、脊柱、肩胛骨;这些看似平常的部位,却是压疮的“重灾区”。关注这些敏感区域,是我们预防压疮的关键。
二、预防压疮的五大核心策略
1.动态减压:打破压力的枷锁
定时翻身:每2小时翻身一次,夜间可延长至3小时,采用15-30°侧卧位交替法,避免90°侧卧加重髋部受压。
减压工具选择:交替式充气垫、气垫床、水床、纤维垫、泡沫垫压力可降低40-60%。
体位调整:床头抬高≤30°,避免身体下滑产生剪切力。
2.皮肤屏障:三重防护,固若金汤
温和清洁:每日用38-40℃温水擦拭皮肤,失禁后立即用pH5.5弱酸性清洁剂冲洗。
保湿隔离:干燥皮肤涂抹含神经酰胺的润肤乳,潮湿部位使用氧化锌软膏形成保护膜。
实时监测:骨突处覆盖透明薄膜敷料或泡沫敷料,让皮肤的变化一目了然。
3.营养强化:构建修复的基石
高蛋白饮食:每日按1.2-1.5g/kg标准摄入蛋白质,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
水分管理:每日饮水量不低于1500ml,维持皮肤弹性。
4.力学防护:减少摩擦,呵护肌肤
翻身规范:使用过床易滑单抬起患者平移,禁止拖拽肢体。床铺管理:床单需紧绷无褶皱,是减少摩擦的秘诀。
5.环境调控:打造舒适的护理空间
温湿度控制:室温24-26℃、湿度50%-60%,使用吸湿透气床垫,让细菌无处遁形。
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次,每次30分钟,让空气自由流动。
三、压疮分期护理与应对方案
1.期压疮
表现特征:受压部位红斑,压之不褪色,皮肤完整;
护理措施:立即解除局部压力,禁止按摩发红区域;使用透明薄膜敷料保护,保留3-5天观察。
2.期压疮
表现特征:表皮破损伴血清性水疱或浅表溃疡;
护理措施:无菌操作下穿刺抽吸水疱液,保留疱皮;涂抹磺胺嘧啶银乳膏,覆盖水胶体敷料吸收渗液。
3.期压疮(坏死溃疡期)
表现特征:深达肌肉或骨骼的坏死灶,伴脓性分泌物;
护理措施:专业清创去除腐肉,感染伤口使用银离子敷料;
深部窦道填充藻酸盐敷料,配合负压引流技术立即就医,避免脓毒症等并发症。
4.深部组织损伤期压疮
表现特征:皮肤完整,呈黑紫色或紫色或有血泡,局部硬结;
护理措施:局部保护减压,使用水胶体或泡沫敷料。
四、居家护理的八大禁忌
禁止环形垫圈:气圈会压迫周边组织形成新缺血区;压力是转移,而非消除
禁止酒精擦拭:破坏皮肤酸性保护膜,加剧干燥开裂;破坏皮肤的天然屏障
禁止强行撕除敷料:温柔的揭除,是对伤口的尊重;
禁止使用粉剂:滑石粉遇湿结块加剧摩擦;
禁止家庭深度清创:仅清除松散坏死组织,黄色腐皮需保留;
禁止高糖饮食:血糖>11.1mmol/L是延缓伤口愈合的“甜蜜陷阱”;
禁止烤灯烘烤:高温加速组织代谢,加重缺氧;
禁止延误就医:发热、渗液增多,是感染的信号,及时就医是关键。
五、长期管理的三维支持体系
1.工具支持
智能翻身提醒器:设定震动提醒翻身时间;科技的温柔提醒,让翻身不再遗忘;
无线压力监测垫:实时传输受压部位数据精准掌握受压情况。
2.技能支持
参加社区护理培训:学习专业技巧,让护理更专业;
建立护理日志:记录每一次翻身、每一次观察,让爱有迹可循。
3.心理支持
音乐疗法:舒缓的旋律,缓解焦虑与压力;
照护者互助小组:分享经验,让照护之路不再孤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