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韦园芳  单位: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15
7888

近日,张女士来到妇科门诊,满脸愁容地向医生咨询:“医生,我每次来月经时,腹痛越来越严重了。喝红糖水、贴暖宝宝都无济于事,有时候甚至吃了止痛药也无法缓解。这是怎么回事呢?”医生关切地询问:“您出现这种疼痛的现象有多久了呢?”张女士无奈地回答:“我是近1年来才开始出现这种疼痛的,刚开始觉得忍一忍就过去了,可现在实在受不了,才来就医。”医生安慰道:“您先别急,我们先做些检查,看看是什么原因让您的痛经加重了。”

经过一番详细的问诊和检查后,医生考虑张女士的痛经是由子宫内膜异位引起的。随后,张女士接受了腹腔镜探查手术,术中证实了术前诊断,同时进行了病灶切除治疗。术后,张女士又接受了规范化的治疗。如今,张女士已顺利出院,身体恢复良好,她感慨地说:“早知道痛经可能是病,我就不该忍那么久,受了这么多罪。”

“每次来月经都痛到冒冷汗,但大家都说痛经正常,忍忍就过去了……”这是许多女性在妇科诊室里的真实心声。然而,这种“忍忍就好”的观念,可能让一种隐秘的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悄然发展,甚至影响生育和健康。张女士就是典型例子。她因痛经加重就医,最终被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医生提醒:“痛经不是正常现象,尤其是逐渐加重的疼痛,可能是身体在发出求救信号!”

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简单来说,子宫内膜本该长在子宫内,却跑到了其他部位,如卵巢、子宫骶韧带、邻近的腹膜、直肠阴道隔、膀胱、输尿管,甚至肺部、手臂、大腿等处。这些“迷路”的子宫内膜会像正常内膜一样随月经周期出血,引发炎症、粘连和疼痛。

更令人警惕的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并不低,全球约有1.76亿患者,育龄女性中约10%患病,40%的不孕症女性合并内异症,71% - 87%的慢性盆腔痛由它引起。这意味着,每10个育龄女性中,就可能有1个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而每10个不孕女性中,就有4个可能与内异症有关。这个疾病的危害不容小觑,它不仅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生育能力造成严重威胁。

五大症状,千万别忽视!

1、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初期可能轻微,但随着时间推移,疼痛会越来越严重,甚至需要依赖止痛药才能缓解。这种痛经与普通的痛经不同,它是一种逐渐加重的过程,如果不加以重视,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2、性交痛或慢性盆腔痛:尤其在月经前后,这种疼痛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性交痛可能会让夫妻生活变得痛苦不堪,而慢性盆腔痛则会让患者时刻感到不适,影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3、月经异常:经期延长、量多或经前点滴出血。这些异常的月经表现,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信号之一。如果月经周期突然改变,或者经量明显增多,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4、不孕:约40%的患者因盆腔粘连、卵巢功能受损难以怀孕。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导致盆腔内的器官粘连,影响卵巢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不孕。这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5、肠道与泌尿症状:便秘、腹泻、血尿等(病灶侵犯肠道或膀胱时)。当病灶侵犯到肠道或膀胱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这些症状。如果在月经期间出现便秘、腹泻或血尿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能。

注意: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仅在不孕检查时发现。因此,即使没有明显的症状,如果有不孕的情况,也应该进行相关的检查,以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能。

如何揪出这个“隐形坏蛋”

1、超声检查:首选经阴道超声,能清晰显示卵巢囊肿和深部病灶。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便捷的检查方法,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能。经阴道超声的分辨率更高,能够更清晰地显示卵巢囊肿和深部病灶,对于早期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重要意义。

2、腹腔镜手术:诊断“金标准”,可直接观察并切除病灶。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在腹部开一个小孔,将腹腔镜插入腹腔内,可以直接观察到盆腔内的病变情况。如果发现病灶,还可以在手术中直接切除,同时进行病理检查,以确诊是否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这是目前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

3、CA125检测:辅助诊断,但需结合其他检查(不能单独作为依据)。CA125是一种肿瘤标志物,虽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可能会升高,但单独依靠CA125检测并不能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它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法,如超声检查或腹腔镜手术,才能更准确地判断病情。

早干预,避免“小病拖大”

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应结合患者年龄、症状、病变部位及范围以及是否有生育要求,加以全面考虑。治疗目标是缓解疼痛、保护生育、减少复发。

药物治疗:主要为激素疗法,采用药物来对抗或抑制卵巢的周期性内分泌刺激。适用于年轻、有生育要求及病变轻者。

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是首选的手术方法,目的是切除病灶、恢复解剖。适用于药物治疗后症状不缓解、局部病变加重或合并不孕的患者,以及患有较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患者。  

预防:从日常生活做起

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尚不明确,多因素起作用。从预防角度出发,注意以下几点可以减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防止经血逆流:要及时发现并治疗引起经血潴留的疾病,如先天性的生殖道畸形、闭锁、狭窄,以及继发性的宫颈粘连、阴道狭窄等。

药物避孕:复方口服避孕药可抑制排卵、促进子宫内膜萎缩、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风险。

防止医源性异位子宫内膜种植:尽量避免多次宫腔手术操作,如人工流产、刮宫术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均衡搭配;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

爱自己,从重视痛经开始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病,但许多女性因忽视症状而延误治疗。记住:

痛经不是“必须忍受”的,持续加重需就医;

生育计划别拖延,内异症可能悄悄“偷走”怀孕机会;

术后防复发,药物管理是关键!

关注身体信号,及时行动。如果痛经已影响生活,别再犹豫——早诊断、早治疗,才是对自己最好的呵护。

愿每位女性都能远离疼痛,拥抱健康与幸福!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