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萍  单位:新邵县陈家坊镇中心卫生院 内科住院部  发布时间:2025-07-02
27

在节奏快、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的生活背景下,很多人的胃都“不堪重负”,慢性胃炎已经成为令很多人困扰的健康问题。慢性胃炎的初期症状一般较轻,但如果不加以重视,就可能会演变成更为严重的胃部疾病。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慢性胃炎的相关知识,并给大家分享一些日常护理措施,希望可以帮助您科学护胃,远离胃炎困扰。

一、慢性胃炎是怎么一回事儿

1.什么是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长期受炎症刺激,而出现损伤、萎缩或增生的一种慢性疾病,依据病理变化,又可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类型。

2.常见病因

慢性胃炎与多种因素相关,主要如下: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据临床统计,约有70%~90%的慢性胃炎患者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这也是胃炎的一个主要致病因素。

不良饮食习惯:长期的暴饮暴食、喜食辛辣刺激食物、高盐饮食以及酗酒等不良饮食习惯,也容易损伤胃黏膜。

药物刺激:如果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或激素类药物,可能会对胃黏膜造成一定损伤。

精神压力:如果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情绪波动大的状态下,也可能会导致胃酸分泌异常,从而加重胃炎。

自身免疫因素:还有少数患者是因免疫系统攻击胃黏膜细胞,进而导致萎缩性胃炎形成。

3.主要症状

该病的症状因人而异,有的患者可能无明显不适,有的人会出现上腹隐痛、胀痛或烧灼感、消化不良、餐后饱胀、嗳气、反酸等症状,长期胃炎还可能会导致食欲下降、体重减轻。

4.潜在危害

此类患者如不及时干预,易引发以下问题:

胃溃疡:长期胃炎可能会引发胃黏膜糜烂、溃疡形成。

胃出血:严重的胃炎或溃疡,可引发出血,让患者出现黑便、呕血等症状。

胃癌风险增加:特别是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或不典型增生,属于癌前病变,要更加重视。

营养吸收障碍:胃酸分泌不足会对铁、维生素B12的吸收造成一定影响,容易引发贫血。

二、慢性胃炎的日常护理

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是控制慢性胃炎病情发展的关键,建议如下:

1.饮食调理——养胃从“吃”开始

规律进食:每日饮食要定时定量,不要过饥或过饱,可遵循少食多餐原则,每日5~6餐,每餐吃到七八分饱。

避免刺激性食物:注意不要吃辛辣(如辣椒、花椒等)、过酸(如柠檬、醋等)、过烫或过冷的食物。平时要减少腌制、熏烤、油炸食品的摄入,适当限制咖啡、浓茶、碳酸饮料的摄入量,且要防止酒精刺激。

选择易消化食物:

主食:尽量选择粥、面条、馒头等软烂食物,这要优于粗硬米饭。

蛋白质:适合选择鸡蛋、鱼肉、豆腐等易于消化的优质蛋白。

蔬菜:宜多吃南瓜、胡萝卜、菠菜等,不宜吃韭菜、芹菜等粗纤维蔬菜。

水果:宜选择苹果、香蕉、木瓜,不宜吃山楂、柠檬等过酸水果。

细嚼慢咽:吃东西时,记得要充分咀嚼,可以减轻胃负担,防止因吞咽过快而导致胀气。

2.生活习惯调整

戒烟限酒: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对胃黏膜修复有抑制作用,酒精会直接损伤胃黏膜,所以一定要戒烟戒酒。

避免熬夜:睡眠不足也会影响胃黏膜修复,所以一定要在23点前入睡哦。

饭后适当活动:餐后可以散步10~15分钟来促进消化,不要吃完就立即平躺。

保持口腔卫生:幽门螺杆菌会通过口腔传播,大家注意要定期洁牙、更换牙刷。

3.情绪管理与减压

避免长期紧张焦虑:因为压力大可能会增加胃酸分泌,建议大家平时可通过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方式进行放松。

培养兴趣爱好:可以通过阅读、听音乐等方式来转移注意力,也有助于减少情绪对胃的影响。

4.药物与治疗配合

幽门螺杆菌阳性者:要遵医嘱采用“四联疗法”(包括2种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进行根治。

对症用药:如反酸、烧心者,可以短期使用奥美拉唑等抑酸药;胃胀者可以选用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促胃动力药物;保护胃黏膜可以服用硫糖铝、胶体果胶铋等。但是要慎用伤胃药物,如果患者必须服用阿司匹林,可在医生指导下搭配胃黏膜保护剂来使用。

5.定期复查与监测

胃镜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每1~2年至少要复查一次胃镜,以监测病变进展情况。

幽门螺杆菌检测:治疗后也需复查,来确定是否根除。

总之,对于慢性胃炎患者而言,护胃是一场“持久战”,需要从饮食、作息、情绪等多方面入手,并要长期坚持,才能让胃黏膜逐渐修复。在此,也愿每位朋友都能拥有健康的胃,可以纵情享受美好“食”光。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7-24
来源:珠海市第三人...
2025-08-08
来源:佛山复星禅诚...
2025-08-01
来源:云浮市中医院...
2025-06-20
来源:娄底市中心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