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孩子活泼好动,跑跳间难免磕到牙齿。此时家长很容易陷入两种极端:要么慌得手足无措,要么觉得“乳牙反正要换”而不当回事。可这两种态度都可能耽误处理时机,甚至影响孩子后续牙齿健康。面对儿童牙齿外伤,只有科学应对,才能最大程度减少伤害,守护孩子的口腔健康。
乳牙与恒牙的处理原则天差地别
区分孩子受伤的是乳牙还是恒牙,是所有处理的起点,因为二者的保护核心完全不同,搞错了可能影响恒牙发育。
从外观就能简单判断:乳牙颜色偏白,牙冠看起来更短小;恒牙颜色偏淡黄,牙冠更宽大、质地也更硬。从保护重点来看,乳牙受伤时,核心是保护牙齿下方的恒牙胚——毕竟乳牙会脱落,但恒牙胚一旦受损,会直接影响未来恒牙的萌出和健康;而恒牙一旦受伤,因为无法再生,必须尽全力保住这颗“不可再生资源”,避免后续出现牙齿缺失、畸形等问题。
不同外伤情况对应不同急救方法
情况一:牙齿整个磕掉了(全脱位)——最紧急,分乳牙、恒牙处理
这是最需要争分夺秒处理的情况,乳牙和恒牙的处理方式完全不同。如果是恒牙掉了:黄金30分钟内要“抢时间”。恒牙全脱位后,30分钟内是再植的黄金时间,超过2小时,再植成功率会大幅下降。第一步先捡牙,找到掉落的牙齿后,只能捏住白色的牙冠部分,绝对不能碰牙根——牙根上的细胞很脆弱,触碰或摩擦会导致细胞坏死,影响再植。如果牙齿上有泥沙,用流动的清水或牛奶轻轻冲洗10-20秒,注意不要搓揉、刷洗牙根。接下来看孩子是否配合,若孩子能配合,将牙齿按原来的方向轻轻推回牙槽窝,让孩子咬住干净纱布固定;若无法复位,必须让牙齿保持湿润,最佳选择是放入牛奶或专用牙齿保存液,大一点的孩子也可以含在舌下(一定要确保孩子不会吞咽),绝对不能用纸巾包裹牙齿,纸巾会吸收牙根水分,导致细胞坏死。最后,无论牙齿是否复位,都要立即带孩子去看牙医。
如果是乳牙掉了:重点保护伤口。乳牙磕掉后通常不需要再植,以免再植的乳牙影响下方恒牙胚的发育。此时让孩子用干净纱布或棉球咬住受伤部位10-15分钟止血,止血后尽快带孩子去医院,通过X光片检查恒牙胚是否受损,这一步必不可少,能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情况二:牙齿磕断了(牙折)——找齐碎片,及时就医
牙齿断裂可能只是表面有裂纹,也可能断到牙根,处理时首先要尽量找到所有断片,用牛奶或清水泡着带去医院,医生有可能将断片粘回牙齿上。如果断裂的牙齿断面比较尖锐,用干净纱布轻轻包裹,或用临时牙蜡覆盖断面,防止划伤孩子的口腔黏膜。无论断裂程度如何,最关键的一步是及时带孩子就医,医生会通过检查判断是否伤到牙神经,并会根据是乳牙还是恒牙,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做好这几点,决定恢复效果
1.日常护理:饮食+清洁双管齐下
饮食上,受伤后1-2周内,避免让孩子吃太硬、太冷、太热或太酸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刺激受伤牙齿,加重疼痛或损伤。推荐给孩子吃流食或软食,比如粥、烂面条、蒸蛋、豆腐等,让受伤牙齿得到充分休息。
口腔清洁也不能忽视,受伤的牙齿更容易滋生细菌引发感染。用软毛牙刷轻轻给孩子刷牙,避开受伤部位但要清洁周围牙齿,饭后让孩子用温和的漱口水或淡盐水漱口,保持口腔卫生。
2.定期复查:乳牙、恒牙都不能忘
乳牙受伤后,即使当时检查没事,也要在孩子换牙期多关注恒牙萌出情况——比如观察恒牙萌出是否延迟、位置是否正常,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恒牙受伤后的复查更关键!治疗后第一周、一个月、三个月都要带孩子去复查,之后每半年到一年检查一次,监测牙齿是否出现变色或牙根吸收,早发现问题早处理,避免牙齿出现更严重的损伤。
结语
总之,孩子磕到牙时,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记住“先分清乳牙与恒牙,再根据外伤情况对症急救,最后做好后续护理和复查”的原则。每一次科学、细心的处理,都是在守护孩子未来的灿烂笑容,让孩子拥有健康的牙齿陪伴成长。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