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晓丽  单位:开江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妇产科  发布时间:2025-08-13
4812

剖宫产作为解决难产及高危妊娠的重要手段,术后护理质量直接影响产妇的康复速度与健康状态。相较于自然分娩,剖宫产手术会在腹部留下手术切口,且对子宫造成创伤,因此术后护理需要兼顾伤口愈合、子宫复旧、身体机能恢复等多重目标。本文将从伤口恢复的阶段性护理要点和饮食调理的原则与禁忌方面,为剖宫产产妇提供系统的康复指导。

一、伤口恢复的阶段性护理要点

剖宫产伤口的愈合是一个渐进式过程,不同阶段的护理重点存在显著差异,精准把握各阶段特点是促进愈合的关键。

术后 24 小时内属于急性炎症期,此时伤口周围可能出现轻微红肿、渗液,这是机体正常的免疫反应。产妇需保持平卧姿势,避免过早翻身导致伤口牵拉,同时密切观察敷料是否有渗血、渗液增多的情况。若发现敷料被浸透,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更换,防止细菌滋生引发感染。此阶段医生通常会使用镇痛泵缓解疼痛,产妇可在医护指导下适当活动四肢,促进血液循环,但需避免腹部用力。

术后 3-7 天进入增殖期,伤口开始形成肉芽组织,疼痛感逐渐减轻,但仍需警惕感染风险。产妇可在家人协助下缓慢翻身或坐起,进行简单的肢体活动,但要避免弯腰、提重物等增加腹压的动作。每次更换敷料时,需观察伤口是否有红肿范围扩大、脓性分泌物或异味,若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提示感染,应立即就医处理。

术后 2 周 - 3 个月为重塑期,伤口表面逐渐结痂、脱落,内部组织持续修复。此时产妇可进行温和的腹部按摩(需避开切口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但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按压伤口。部分产妇可能出现伤口瘙痒,这是组织再生的表现,切忌用手抓挠,可通过冷敷或涂抹医生推荐的润肤剂缓解不适。

二、饮食调理的原则与禁忌

剖宫产术后的饮食调理对伤口愈合、身体恢复及乳汁分泌都具有重要意义,需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基础上,严格遵守饮食原则,规避饮食禁忌。

术后饮食需分阶段进行,术后 6 小时内禁食禁水,防止呕吐引起窒息;6 小时后可少量饮用温开水或萝卜汤,促进肠道蠕动;术后第 1 天以流质食物为主,如小米粥、藕粉等,避免食用牛奶、豆浆等易产气食物;术后第 2-3 天可过渡到半流质食物,如烂面条、鸡蛋羹等;术后 1 周左右可恢复正常饮食,但仍需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饮食营养应兼顾 “补” 与 “衡”,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充足摄入。蛋白质是伤口愈合的重要原料,可多食用瘦肉、鱼类、鸡蛋、豆制品等;维生素 C 能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加快伤口愈合,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橙子、猕猴桃、菠菜等;锌元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伤口修复,可适当食用牡蛎、瘦肉、坚果等。同时,要注意饮食多样化,避免单一饮食导致营养不均衡。

饮食禁忌需严格遵守,术后 1 个月内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等,这类食物易引起伤口充血、水肿,延缓愈合;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如冰淇淋、冷饮、生鱼片等,以防引起胃肠道不适,影响营养吸收;避免食用油腻、油炸食物,如肥肉、炸鸡等,这类食物不易消化,会增加胃肠道负担;同时,要戒烟戒酒,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影响血液循环,酒精会刺激胃肠道和肝脏,不利于身体恢复。

总结:剖宫产术后护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产妇及家人重视,从伤口护理、日常管理到饮食调理全方位做好把控。只要遵循科学的护理方法,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大多数产妇都能在 4-6 周内顺利恢复。若在护理过程中出现伤口异常渗液、红肿疼痛加剧、发热等情况,应及时就医,确保身体安全康复。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