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重症肺炎对患者的健康构成重大挑战,有效的护理措施在促进康复中扮演关键角色。了解并应用高效的护理手段,能为患者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帮助他们更快恢复,重返健康生活,这对于每一位患者及其家属来说都至关重要。
趴着睡:后背不压肺,呼吸更省力
对于重症肺炎患者来说,呼吸困难是一个常见且严重的问题,为了减轻这种不适,医生常常建议采取俯卧位通气的方法,即每天趴着睡觉至少12小时,这种方法不仅听起来简单,实际上也有科学依据。当我们平躺时,背部的重量会对肺部造成一定的压迫,尤其是靠近背部的部分肺组织,这会导致气体交换效率降低,进而加重呼吸困难的症状。而当患者趴着时,胸部和背部的压力分布发生了改变,使得原本受压的肺部区域得以舒展,空气能够更加均匀地进入各个部分,改善氧气交换的效果。俯卧位还能促进分泌物的排出,减少肺部积液的风险。具体操作上,可以在床上放置多个枕头,支撑患者的头部、胸部和腿部,确保姿势舒适且不会对关节造成额外压力。虽然刚开始可能会觉得不太习惯,但随着时间推移,患者通常会逐渐适应,并感受到呼吸变得更加顺畅。对于那些需要长时间依赖呼吸机支持的重症患者,这种非侵入性的辅助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拍背咳痰:空心掌拍背,痰液松得快
在护理重症肺炎患者时,如何有效地帮助他们排痰是非常关键的一环。痰液积聚不仅会影响呼吸功能,还可能引发感染扩散等严重后果,这时拍背咳痰成为了一种简单却非常有效的护理方法。具体做法是使用空心掌(手指并拢弯曲,手掌呈半圆形)轻轻拍打患者的背部,从下往上依次进行,每次持续约5-10分钟,每天多次,这样的拍击动作能够产生振动波,有助于松动附着在气道壁上的黏稠痰液,使其更容易被咳出。结合体位引流技术,让患者处于适当的倾斜角度,例如侧卧或坐姿前倾,可以进一步利用重力作用帮助痰液流向大气道,便于排出。在拍背过程中要避免用力过猛,以免造成肋骨骨折或其他损伤。如果患者体质较弱或者存在特殊病史,最好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
吃饭就是吃药:高蛋白流食少食多餐
重症肺炎患者的营养状况直接关系到其康复速度和整体健康水平。由于疾病消耗大,身体需要更多的能量和营养来对抗感染和支持器官功能恢复,所以提供充足且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尤为重要。推荐采用高蛋白流食作为主要饮食形式,并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每天分6次进食,比如鸡蛋羹、肉粥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它们富含优质蛋白质,有助于修复受损组织、增强免疫系统功能。这类食物不仅容易吞咽,还能减轻胃肠负担,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固体食物引起的消化不良问题。对于食欲不佳或吞咽困难的患者,还可以考虑使用鼻饲管给予营养液,确保每日所需热量和营养素得到满足。尽管流食方便食用,但仍需注意食材的新鲜度和卫生条件,防止继发感染。根据病情变化和个人喜好适当调整食谱也很重要,这样才能保证患者既能获得必要的营养支持,又能保持良好的进食体验。
血氧低于93%要急救
重症肺炎患者及其家属必须时刻警惕一些潜在的危险信号,特别是当出现嘴唇或指甲发紫(医学上称为发绀)、呼吸急促等症状时,这意味着体内氧气供应不足,可能是病情恶化的征兆。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中的血氧饱和度应维持在95%以上,一旦低于93%,就需要立即采取行动。首先要做的是尽快通知医护人员,以便及时评估情况并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或增加吸氧量,在等待医疗援助的过程中,可以让患者尽量保持安静,避免剧烈活动,以减少氧气消耗;同时,检查是否有任何阻碍呼吸的因素,如衣物过紧、床头未抬高等,并做出相应调整;另外,了解家中是否备有便携式脉搏血氧仪也非常重要,这样可以随时监测血氧水平的变化趋势。对于那些已经接受机械通气支持的患者,更要密切观察设备参数及报警信息,确保所有设置都在安全范围内运行。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