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护理 > 骨折护理的“游戏化”:让孩子在康复中玩出健康
作者:陈琼玫 韦森  单位:四川省骨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5-08
11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意外的伤害,其中骨折则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孩子在突然出现骨折时,不仅需要及时做好相应的医疗处理,后续的康复护理也对其骨折部位的恢复至关重要。只是在传统的康复护理中,锻炼的方式对孩子来说比较枯燥乏味,而孩子生性活泼好动,因此在这过程中更难长时间坚持。那么,是否有一种两全的方法,让孩子既能配合做好康复护理,又能享受其中的乐趣呢?其实骨折护理的“游戏化”就是很好的一种选择。

骨折康复的挑战

孩子骨折后,其康复的过程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孩子不仅要长期忍受疼痛,同时活动也受到了明显的限制,甚至还伴随着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风险。传统的康复护理往往是机械式的重复训练,没有良好的互动性及趣味性,这就让孩子难以保持长时间的兴趣和动力,这也不利于骨折后的康复。

游戏化康复的理念

游戏化康复也就是在康复训练中融入游戏元素,使孩子可以在玩乐中就达到日常康复护理的任务,这种理念也是基于孩子天性爱玩耍、探索及挑战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一些有趣及具有挑战性的游戏,不断激发孩子的兴趣,从而提升其对康复训练的参与度及康复护理的效果。

游戏化康复的具体实践思路

1.定制个性化游戏。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骨折部位及康复的阶段,为其定制专属的游戏方案。比如对于上肢骨折的孩子,为了锻炼手部,可以设计一些需要手部精细动作的游戏,如搭积木、拼图等;对于下肢骨折的孩子,为了锻炼腿部,可以设计一些需要腿部参与的游戏,如空中蹬脚踏车、足底滚网球等。通过游戏锻炼,不仅能促进康复,也能促进其认知的发展。

2.合理利用科技手段。如今我们生活及工作中,许多方面都涉及了智能设备,并且有许多智能设备也应用在了健康领域。因此,也可以利用智能设备来促进孩子骨折的康复。比如通过VR游戏模拟现实生活中场景,让孩子通过虚拟环境,来完成现实中的康复训练内容。这种沉浸式体验不仅使训练的趣味性增加,也能针对性提高康复训练的针对性及有效性。还有一些穿戴设备可以对孩子康复进度做到监测,从而为医生提供相关数据支持。

3.家庭互动游戏。孩子骨折后的康复训练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因此,可以针对孩子的康复训练内容,设计相关的家庭互动游戏。如家庭运动会、亲子接力赛等,让孩子在和家人的互动中完成康复训练的要求,这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也能让孩子的康复训练过程更加轻松愉快。

4.奖励机制。为了对孩子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形成激励,家长可以设立奖励机制。如完成某项康复任务后,可以获得小贴纸或小礼物,或者可以获得额外的游戏时间等。通过正面奖励的反馈,可以提升孩子康复训练中的自信心与成就感,从而更加积极主动配合后续的康复训练。

游戏化康复的益处

1.提高参与度。游戏化康复可以激发孩子对康复训练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这也可以让孩子不再认为康复训练是一种负担,反而是一种乐趣。

2.促进身心康复。通过将康复训练游戏化的方式,可以让孩子在玩耍中就能得到身体锻炼,并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及功能的恢复。除此之外,游戏也可以帮助缓解孩子由于骨折而形成的心理压力,对他们心理健康有积极的效果。

3.增强亲子关系。通过家庭互动游戏,可以增进亲子关系,使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不断增进。并且这种亲密的关系,也有助于孩子更好地应对康复过程中的挑战及困难。

4.培养良好习惯。游戏化康复训练可以使孩子在玩耍中不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运动习惯,这些习惯的养成,对其未来的健康成长及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骨折护理的“游戏化”是一种创新且有效的康复训练方式,其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也能促进身心康复及培养良好的习惯。但是游戏化康复也要注意游戏方式、游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等。这样,才能为孩子带来更多的健康与快乐。

(四川省骨科医院)

陈琼玫 韦森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链接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4-17
来源:柳州市中西医...
2025-04-17
来源:广西崇左市大...
2025-04-17
来源:南宁市第一人...
2025-04-17
来源:惠州市惠阳区...
2025-04-17
来源:1玉林市红十...
2025-05-08
来源:桂林市兴安县...
2025-05-08
来源:高唐县人民医...
2025-05-08
来源:广西柳钢医疗...
关注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