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医学领域,有一种神奇的治疗手段,它既不像内科治疗那样单纯依靠打针吃药,也不同于外科治疗动辄“大动干戈”地开刀手术,而是巧妙地介于两者之间,这就是介入治疗。
什么是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是一种新兴的医疗方法,它就像一位精准的“狙击手”,在先进的影像设备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通过人体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器械精准置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操作和治疗。想象一下,医生就像是拥有“透视眼”一样,能够清晰地看到病变部位,然后通过微小的通道,对病灶进行精确打击。
介入治疗的方法
介入治疗的方法种类繁多,简单来说可以用“通、堵、灌、取、消”五个字来概括。
“通”就是针对体内各种管腔,如血管、消化管、胆管等,因各种原因造成的狭窄、闭塞,进行开通和恢复管腔通畅的技术。比如心脏的冠状动脉狭窄了,可以通过球囊扩张术或支架术将血管开通,让血液重新顺畅地流动,及时为心肌供血,挽救患者的生命。
“堵”是针对体内异常管腔实施封堵、闭塞的技术。例如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医生就可以通过介入手段将出血部位堵住,防止进一步出血,挽救患者的生命。
“灌”是将各种药物精准注入病变组织内的技术。比如肝脏肿瘤的治疗,医生可以将化疗药物直接注入肿瘤内部,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大大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减少药物用量,降低全身副作用。
“取”是指经皮穿刺病变组织活检,经皮对体内异常积液、积脓引流,以及对病变和异物经皮取出的技术。像肺栓塞的患者,可以通过经皮取栓术将血栓取出,恢复肺部的血液循环。
“消”是将人体内病变的组织或者器官进行消融的技术。比如胰腺癌、子宫颈癌等疾病,医生可以通过粒子植入术等方法,将病变组织或器官的细胞“烧死”或“冻死”,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介入治疗能治疗哪些疾病
介入治疗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多个科室的疾病。
在肿瘤治疗方面,介入治疗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肺癌、肝癌、肝转移癌、胃癌、食管癌、肾癌、胰腺及十二指肠肿瘤、宫颈癌、膀胱癌、肢体肿瘤等均有显著疗效。尤其是肝癌,被称为“癌中之王”,发病隐匿,介入治疗可以通过血管栓塞技术、局部消融技术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技术,有效控制病灶发展。
消化介入领域,除了治疗消化道各类良恶性肿瘤外,还能解决消化道出血的难题。血管介入技术通过精准血管造影以及介入栓塞术,找到出血的血管进行栓塞,有效止血,避免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的发生。同时,对于食道狭窄、胆道狭窄、食道气管瘘等管腔狭窄以及瘘口问题,可通过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解除狭窄,帮助患者正常进食。
妇科方面,对于子宫腺肌症以及子宫肌瘤等常见疾病,介入治疗可以在不损伤子宫的前提下,通过栓塞病灶供血动脉,使其缺血坏死并缩小或消失,为女性患者保留了子宫,且不留任何疤痕。
在血管神经疾病方面,目前动脉狭窄等缺血性脑血管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疾病,介入治疗已经逐渐成为替代传统的开颅手术的常规治疗方式,具有不开颅、损伤小、患者恢复快的特点。此外,在呼吸系统、泌尿外科、血管科、影像科等多个领域,介入治疗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介入治疗术前术后须注意
介入治疗虽然创伤小,但术前术后的一些注意事项也不能忽视。
术前,患者要保证充分睡眠,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在进行介入治疗前1~2天,要食用易消化少渣食物,以防止术后便结而用力排便导致穿刺部位出血。术前4~6小时需要禁水禁食,以防术中呕吐。穿刺部位如双侧腹股沟、会阴部位要保持清洁,减少术后穿刺口感染的风险,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淋浴并更换干净衣服。
术后,患者需要卧床休息24小时,制动8~2小时。一般介入术后1天,患者就可以下床活动,当天就可以进食。
介入治疗作为一种不开刀就能治疗大病的神奇疗法,为众多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曙光。它在医学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应用,让许多原本难以治疗的疾病有了新的解决方案,也为患者减轻了痛苦和负担。
(高唐县人民医院 介入科 )
张延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