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仍有部分群体对CT检查不了解,不清楚检查要注意些什么,担心检查有辐射风险等。希望本篇文章的介绍,能让您对CT检查有初步的了解,从而更好地配合检查,守护健康。
什么是CT检查?
CT检查是利用X线束对被检查部位进行断层扫描,经过放射线穿透,摄下断层图像或立体图像,协助疾病筛查与诊断、方案制定、效果评估和随访护理等工作的一种检查技术,包括平扫CT、增强CT、CTA等。
有哪些优势?
CT检查具有操作方便、效率高、准确性高、安全、适用范围广等优势。具体而言,检查者只要配合好,几秒钟就可以完成扫描,10分钟就可以拿到影像报告;与X线检查相比,增强CT的图像分辨率更高,能清晰、直观地显示器官和病变,某些细小病变通过CT检查也能及时发现;应用范围广,能够为疾病筛查和诊断、疾病治疗方案的制定、治疗效果评估、复查和随访等提供依据;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检查时可以考虑低剂量CT扫描(辐射剂量值为高分辨率CT的1/3、标准CT的1/5~1/10),在保证良好检出率的同时,能有效降低X线辐射剂量,使CT检查更加安全,不会对患者产生明显不良影响和危害。
哪些情况要做CT检查?
CT检查支持多部位、多种疾病的检查和诊断。
1.头部。外伤后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时做CT检查,有助于发现颅骨骨折、颅内出血和脑挫裂伤等情况;出现言语不清、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通过CT检查,可以诊断是否存在脑部病变,如脑梗死、脑出血、脑肿瘤等。
2.胸部。如果你出现了咳嗽、咳痰、咳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考虑去医院做胸部CT检查,看是否患上了肺部疾病,如肺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淋巴结肿大、纵隔血管性病变患者通过CT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纵隔内的结构和病变情况;胸部外伤后建议做CT检查,查看是否存在肋骨骨折、肺挫伤、气胸等损伤情况。
3.腹部。如果你出现了腹痛症状且原因不明,可考虑做CT检查,查看肝脏、胆囊、胰腺、脾脏等部位是否出现了问题,包括各种炎症、结石、囊肿和肿瘤等;各种急腹症可以通过CT检查快速诊断,通过对检查图像的分析,还能够准确了解病变部位、病变程度和范围;怀疑有腹部脏器肿瘤者也应做CT检查,以协助医生判断是否有肿瘤,并评估和分析肿瘤的大小、位置、侵犯范围及有无转移等。
4.骨骼系统。CT能够清晰地显示骨折的细节、移位情况,对关节内骨折、脊柱骨折等复杂骨折,CT也能够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信息;CT检查还可以发现骨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协助医生对肿瘤进行诊断和分期;CT还能显示腰椎间盘的退变、突出情况,以及椎管的狭窄程度。
5.其他部位。甲状腺肿瘤、颈部肿瘤等通过CT检查,也能够为疾病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CT检查还能清晰地显示女性盆腔内脏器的病变情况;CTA还可以协助血管病变的诊断。
需要注意些什么?
为切实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检查过程的安全性,需要落实好各种注意事项。
1.大医院的特殊增强CT检查最好在网上预约,以便节省时间,且碘造影剂过敏者、严重肾病患者不宜做增强CT检查,有其他基础疾病者,也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2.腹部CT检查需禁食8小时以上,盆腔CT检查需憋尿。
3.CT检查前一周内不宜做胃肠钡剂检查,且不应服用含重金属的药物。
4.胸部、腹部及盆腔CT扫描时需按指令屏气或保持平静呼吸。
5.CT检查有一定的辐射量,完成检查后,不要无故在检查室逗留,如果做增强CT,需留观20~30分钟左右,确保无不适症状(如发热、恶心、头痛、发冷)后方可离开,且检查后24小时内应多喝水,以加速造影剂排泄。
6.如短期内需要多次进行CT检查,应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综上所述,健康体检、疾病筛查与诊断、病情监测、治疗效果评估和随访护理都可能需要进行CT检查,了解和掌握这方面的一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配合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