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控 > 失眠的中医治疗:从心脾两虚到肝郁气滞的调理策略
作者:陈超  单位:广元市旺苍县檬子乡卫生院  发布时间:2025-05-06
9

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人们面临的各方面的压力日益加重,给身心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因为学习、生活、工作和精神压力及人际关系压力,再加上饮食和生活习惯不良,进而影响了睡眠质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失眠群体。有数据显示,我国大约1/4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失眠症,近10年来人均睡眠时间减少了近1.5小时,睡眠环境、睡眠质量等指标较之前相比均显著下降。

一、中医对失眠的认知

临床上将入睡时间过长(>40分钟)、夜里容易觉醒(>3次)、睡眠中多梦、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且伴随出现日间功能障碍的情况称为失眠。中医将失眠称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等。中医认为,失眠主要由心、脾、肝、肾及阴血不足引起。因此,中医治疗失眠主要以调节心、脾、肝、肾等脏腑之阴阳和养心宁神为主。

二、失眠的中医治疗和调理

中医将失眠分为不同的症型,治疗强调辨证论治和对症下药,从而取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中医认为疾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治不如善养”,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加强生活中的护理管理,包括生活调节、饮食调节等,持续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1)心脾两虚型。患者主要表现为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治疗以“健脾益气,宁心安神”为主,方剂可用归脾汤,药剂可用补脾益肠丸。而且,按摩内关穴、足三里穴,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调节心脾两虚症状。此外,引起心脾两虚的原因比较多,日常生活中要对这些因素有效控制。例如,过度思考和劳累(如不注意休息、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忧思过度)会导致脾胃功能受损,日常应注意劳逸结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良好作息;饮食不节制,经常吃一些肥甘、厚腻、辛辣刺激的食物,如红烧肉、烧烤、炸鸡等,也可能导致脾胃功能受损,时间一长就可能发展成心脾两虚,所以保持三餐规律、膳食均衡、饮食清淡,以及适量多吃一点粗粮、新鲜蔬菜水果很重要;长期忧思过度则可能劳伤心脾,时间久了就出现心脾两虚症状,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调节情绪,可以通过做运动、听音乐、旅行、感兴趣爱好等方式舒缓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2)肝郁气滞型。患者主要表现为睡不着觉、多梦,甚至彻夜不眠,经常觉得心烦意乱,伴随出现胸肋乳房胀闷疼痛、女性月经不调或闭经、面红目赤、头昏脑涨、口干便秘等症状,主要因为肝的疏泄功能失调、气机郁滞引起。治疗以“疏肝解郁,调和气血”为主,方剂可用柴胡疏肝散,药剂可用龙胆泻肝丸、中华肝灵片、解郁安神胶囊等,且服药期间要保持饮食清淡,不吃辛辣刺激、油腻、生冷寒凉食物。而且,针灸刺激特定穴位,也能帮助调理身体气血和改善失眠症状;刮痧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从而疏通经络和改善睡眠质量。此外,日常生活中可以用玫瑰花泡茶喝,不仅能疏肝行气、活血化瘀,还具有美容养颜功能;用少许薄荷煮汤来喝也可以持续改善症状,薄荷具有疏肝、心散、宁神等功效;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不要整天闷在屋里;坚持适量运动锻炼,尤其是一些户外运动锻炼,如跑步、爬山、徒步,或者是一些有氧运动训练,如打太极拳、散步等,从而促进肝气升发,持续改善肝郁气滞症状。

(3)其他方面。中医对失眠的辨证分型还包括肝郁脾虚型,治疗以“疏肝解郁、健脾和胃”为主,方剂可采用逍遥散,如果患者出现了肝郁化火症状,可适量增加丹皮、栀子等药物,药剂可用柴胡疏肝丸、加味逍遥丸等,或者是按摩太冲、期门等穴位缓解症状;痰热扰神型失眠,主要由脾虚失运引起,治疗以“燥湿健脾、清化痰热”为主,方剂可用黄连温胆汤;痰湿内盛也可导致目不瞑而失眠,治疗以“祛痰和胃,化浊宁神”为主,方剂可考虑半夏秫米汤。

综上所述,失眠对现代人健康生活造成了极大困扰,中医对失眠的辨证论治,为广大失眠者调理身体、改善失眠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了更多思路与方法,如果您也是失眠患者,不妨试一试中医调理!

(广元市旺苍县檬子乡卫生院)

陈超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链接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4-17
来源:柳州市中西医...
2025-04-17
来源:广西崇左市大...
2025-04-17
来源:南宁市第一人...
2025-04-17
来源:惠州市惠阳区...
2025-04-17
来源:1玉林市红十...
2025-05-08
来源:桂林市兴安县...
2025-05-08
来源:高唐县人民医...
2025-05-08
来源:广西柳钢医疗...
关注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