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晓萌  单位: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康复科  发布时间:2025-08-15
3090

如果孩子在学校等特定场合中,相比于其他同龄儿童,表现出过于好动、组织力不佳、丢三落四以及冲动行为等注意力方面的问题,那么可能患有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该疾病为儿童时期常见的心理障碍性疾病,临床发病率在我国约为6%,可能影响儿童的学习成绩、身体健康及情绪状态,也常常给家长带来焦虑等负面情绪。

 临床上训练注意力的常见方法大致包括舒尔特方格、划消、注意力广度等等,一般可通过电子产品中的相关软件或特定卡片进行。方法证实有效,但训练内容相对枯燥,过程中反复且大量出现的数字或图案等较容易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孩子常表现为易受挫及易激惹,因此训练常难以长期坚持。另外,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即使训练成绩有所提高,但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依旧表现出好动等纪律问题,整体能力并不一定得到改善。我们可以尝试着将注意力训练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回归生活,鼓励并陪伴孩子一起捕捉发生在身边的点点滴滴,引导孩子观察生活、记录生活。这样,不仅注意力训练能够变得更加有趣,并且在注意力提升的同时,孩子整体能力也能得到相应的锻炼。下面,我简单分享一些家庭注意力训练的具体方法。

 首先,我们还是利用数字锻炼孩子的注意力。鼓励孩子记住身边随时可能出现的任何一串无序的数字,然后再背出来,从短到长,从突出到隐晦,难度递增。例如,记住从面前行驶过去的公交车线路、停在路旁的汽车车牌、零食的单价或者净含量、陌生的电话号码等等。也要随时锻炼孩子数数的能力,低难度可以数小狗有几条腿、椅子上有几个轮子等;中等难度可以数对面楼房几层高、路边停了几辆车等;高难度可以数操场上有几个小孩,分别几个男孩几个女孩等。鼓励宝贝仅用眼睛看的方式完成心里默数,当然,在数不清楚的时候可以随时伸出小手指们来帮忙。数字训练注意力的第三种方法是计算,计算分为口算、心算和应用题。口算即为2+3=?、5-1=?…,家长可以对比一下开始几道题目与最后几道题目的正确率;心算与之区别在于,当孩子给出2+3=5的答案后,家长马上继续问“再减1等于几?”,而不能说“5减1等于几?”,之后继续通过“再加/再减”的提问方式尽量延长心算题目,为了提升难度,家长还可以询问“一共减了几次1”,请注意,心算全程不给孩子提供笔和草稿纸。以训练注意力为目的应用题一般难度偏低,家长可以利用低一年级的数学题目,然后读题给孩子听,孩子在不看题目且不打草稿的前提下给出答案。也可以鼓励孩子独自购买一些零食或饮料,计算金额,学会找零,设计并管理零用钱的花销。

  其次,可以利用文字设计一些锻炼专注力的游戏。家长带着孩子随机翻出字典中的一个生字,为了提升难度,繁体字也是可以的,让孩子仅通过用眼睛看的方式努力记住其写法,持续看大概30-60秒后,合上字典,随即鼓励孩子在田字格本上默写该生字。当然,我们可以先带着孩子通读一遍该生字的各个释义及组词,之后让孩子完成背诵,在理解后进行造句。或者,家长可以将去超市的购物清单写在纸条上给孩子看并嘱咐其记住,例如:1斤黄瓜,之后收起纸条不再出示。到了超市后,家长可以随机更换数词、量词及物品名称,来观察孩子是否记牢清单内容,比如:1根黄瓜?2斤黄瓜?1斤香瓜?等等。为了提升难度,等孩子完成购物后,家长还可以提问一些之前并未叮嘱牢记的细节,例如:黄瓜的产地及单价等。再或者,家长们可以给孩子出示任意一段文字材料,可以是课文,可以是故事,也可以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各类须知及告示等,篇幅长度大致与课文长度相当,孩子在看完阅读材料后需要复述其中内容,来确保已理解文字含义。家长可以根据内容以开放式问题对细节进行提问,比如和谁?在哪?什么时间?什么方式?天气怎样?心情如何?等等,还可以让孩子默数文字中一共出现了几次“我”、“的”等。

除此之外,图片也是注意力训练中常见的玩教具。家长们可以准备一套儿童识物卡片,每张卡片上尽量只有一种物品,内容一般包括交通工具、食物、动物、家具、日常用品及电器等。家长将全部卡片打乱顺序后随机出示其中一部分,可以将选中的卡片全部摆在桌面上,也可以逐一给孩子看,叮嘱孩子尽可能多地牢记其中内容。大约1-2分钟将卡片收起,之后引导孩子复述刚才看到过的内容,比如:都看到了什么?有哪些动物?哪些交通工具?也可以问:蓝色的有什么?天上飞的有什么?还可以反向提问,例如:哪些动物刚才的卡片中没有提到?等等。家长们还可以寻找一些图画为主的儿童绘本,叮嘱孩子仔细看并尽可能记住图案细节,大约1-2分钟后收起绘本,首先让孩子将看到的图片素材串联并加工,以讲故事的方式把自己看到的内容讲给家长,注意一定要说句子,不要仅罗列绘本里出现的名词,例如:要说“小鸭子跑远了,去追蝴蝶。”而不要说“鸭子、湖、蝴蝶”。在完成复述后,家长可以就细节继续提出2-3个开放式问题,问题不一定要和故事的发生与发展相关,只要是细节即可,例如:天上有几片云彩?河边的花朵是什么颜色的?花朵上有几片花瓣?等等。

提醒家长注意,无论运用哪种方法,一定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之后再一点点递增难度,循序渐进,并且在孩子完成相应任务时一定要及时给予肯定,给出表扬或奖励。

总之,我们要培养孩子学习的能力,培养孩子阅读的能力,也培养孩子捕捉新知识的能力。引导孩子发现身边的新鲜事物,运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对其进行分析,之后再提出问题并展开探索;也引导孩子将课本上的内容,在生活中举一反三,活学活用。训练即锻炼、训练即成长,孩子们在提升自信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环绕在身边的爱护与关怀。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