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卫若  单位:河池市东兰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20
2072

不少产后妈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咳嗽时突然漏尿、提重物时控制不住尿意。这些现象在分娩后其实并不罕见,但很多人“难以启齿”,选择自己默默忍受。然而,产后漏尿并不是“忍一忍就会好”的小问题,而是盆底肌功能受损。

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女性的盆底肌肉因受到胎儿压迫、阴道扩张等变得松弛无力,影响到控制排尿的能力。漏尿虽不危及生命,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长期忽视还会导致盆底器官脱垂等严重问题。好消息是,这种状况并非不可逆,通过科学锻炼、医疗干预等方法,大多数女性都能够顺利恢复盆底功能。面对产后漏尿问题,主动修复盆底肌,远比“忍着”更健康、有效。

 盆底功能检查

盆底肌就像支撑盆腔器官的“吊床”,一旦出现松弛、受损等问题,便容易漏尿、排便不畅。对于产后妈妈来说,尽早了解自己的盆底肌状态,是修复的第一步。建议在产后42天复查时,主动提出进行盆底功能评估。该检查项目并不复杂,可通过仪器来监测肌肉张力、收缩能力和反应速度,帮助了解盆底肌的功能状况。检查过程不会产生明显不适,安全性高,耗时也不长。

即使产后没有明显的漏尿症状,也不能掉以轻心。部分女性在产后存在“隐性”盆底功能障碍,早期并未被察觉,但随着年龄增长或再次妊娠,问题会逐步显现。因此,全面的评估有助于发现潜在风险。简而言之,盆底功能检查是修复的依据,也是妈妈们产后自我关爱的一种表现。只有“看清”肌肉状态,才能科学地应对。

凯格尔运动

凯格尔运动是目前公认的、简单有效的盆底肌锻炼方法,适用于产后女性。凯格尔运动的原理是通过有意识地收缩和放松盆底肌群,增强肌肉力量,从而改善孕妇控制排尿的能力,减轻甚至消除产后的漏尿症状。

凯格尔运动时,首先需要找到盆底肌的位置,可以在排尿中途尝试中断尿流,能够控制住就说明找对了目标肌群。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中断尿流”的方式仅用于辨识肌肉,不建议日常锻炼。训练时,应在膀胱排空状态下,放松全身其他部位,收紧阴道、尿道和肛门周围的肌肉,持续3~5秒,再缓慢放松,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可练3~4组。练习时要保持自然呼吸,避免屏气、夹紧大腿。初期建议采取仰卧位,等肌肉力量增强后,可逐步增加动作难度,改为站立位训练。凯格尔运动的效果不在一朝一夕。坚持1~3个月,多数人会感到漏尿减轻、阴道紧实、控制力增强。

医疗干预

并非所有产后漏尿都能通过锻炼自行恢复,那些症状明显、持续时间较长或自行锻炼无效的产妇,建议尽早就医,接受专业的盆底康复治疗。目前,医疗机构已经发展出成熟的干预手段,能够安全、有效地帮助妈妈们修复受损的盆底功能。

物理治疗是通过专业医师操作,刺激盆底肌群恢复收缩能力;电刺激治疗是利用低频电流促进神经肌肉反应,尤其适合那些肌力较弱的产妇;生物反馈是借助仪器实时显示肌肉活动情况,帮助患者“看得见”地训练,提高训练效率;磁刺激是通过非接触方式刺激盆底神经,操作简便且无创。每一种治疗方式都有其适应人群,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为个体制定康复计划。多数治疗方式无明显痛感,过程温和,且无药物依赖风险。盆底肌功能障碍所致的漏尿问题,越早干预,恢复效果越好。产后照顾宝宝的同时,也别忽视对自己的关照,适时寻求医疗帮助,是科学修复盆底肌的关键。

综上所述,产后漏尿不是不可言说的“尴尬”,而是你的身体在告诉你需要修复盆底肌功能。面对“漏尿”问题,不必回避,无需焦虑,通过坚持锻炼以及医疗干预,绝大多数产妇都可以重新找回身体的掌控感。盆底肌的修复有助于改善漏尿,也关系到产妇今后的生殖健康与生活质量。产后在照顾宝宝的同时,也别忘了好好照顾自己。主动关爱、科学应对,每一位产妇都可以远离产后“漏尿”,拥有健康、可控的人生。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8
来源:佛山复星禅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