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瑜  单位:定州市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20
5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全球约10%的育龄女性深受其扰。然而,由于症状复杂且缺乏特异性,患者平均确诊延迟长达7-10年。本文将从症状识别、诊断方法、治疗策略及预防措施四个维度,为读者提供科学、实用的科普指南。

 症状识别:疼痛背后的“隐形信号”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核心症状是“周期性疼痛”,但疼痛形式多样且易被忽视。典型表现包括:

进行性加重的痛经:约70%-80%的患者会出现痛经,疼痛常在月经前1-2天开始,经期第1天最剧烈,可持续整个月经期。疼痛部位以下腹深部、腰骶部为主,可放射至会阴、肛门或大腿。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逐渐加重,甚至止痛药无效。

慢性盆腔疼痛:非经期也可能出现下腹隐痛、性交痛或排便痛。性交痛多因异位内膜位于子宫直肠陷凹或骶骨韧带,性行为刺激引发炎症反应。部分患者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间歇性发作,劳累、性交或长时间站立后加重。

月经异常:约15%-30%的患者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经前点滴出血。长期月经紊乱可能导致贫血或继发感染,需结合超声检查明确病因。

不孕:约30%-50%的患者面临生育困难。异位内膜可能干扰受精卵着床,或因盆腔微环境改变、免疫功能异常、输卵管粘连或卵巢排卵障碍导致不孕。

特殊部位症状:肠道症状,若异位内膜侵犯直肠、乙状结肠,经期可能出现排便疼痛、腹泻或便秘;泌尿系统症状,若异位内膜侵犯膀胱,经期可能出现排尿疼痛、尿频、尿急甚至血尿;罕见症状,肺部异位内膜可表现为经期咳血。

诊断方法:从症状到确诊的科学路径

临床评估:医生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如痛经特点、性交痛、生育史等)和妇科检查(如触诊盆腔结节或包块)初步判断。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首选经阴道超声,可确定异位囊肿位置、大小和形状。MRI检查对深部内异症更敏感,适用于评估累及肠、膀胱或输尿管的病灶范围。

血清标志物:CA125水平可能升高,但特异性和敏感性较低,更多见于重度内异症或合并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者。

腹腔镜检查:确诊的“金标准”,可直观观察病灶并取活检。

治疗策略:个体化方案助力健康管理

治疗需根据年龄、症状、生育需求制定个体化方案,目标为减轻疼痛、抑制疾病进展、促进生育、预防复发。

1.药物治疗

激素治疗:口服避孕药(一线选择)可抑制病灶活性;孕激素可改善疼痛、缩小病灶;GnRH-a通过“假绝经”状态控制重症,需配合反向添加疗法。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缓解疼痛。

2.手术治疗

保守性手术:适合有生育意愿的女性,通过腹腔镜切除病灶。

根治性手术:切除子宫和双侧卵巢,适用于病情严重、无生育要求的患者。

辅助生殖技术:合并不孕者可通过促排卵、人工授精或试管婴儿提高妊娠率。

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调理,通过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等方法缓解症状。针灸、中药等治疗方法在中医领域有一定应用。

生活方式调整:多吃新鲜水果、蔬菜,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当锻炼,跳绳、瑜伽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调节情绪,通过听音乐、散步等方式缓解紧张、焦虑情绪。

预防措施:从源头降低发病风险

适时生育:从未生育过的女性患病风险相对较高,适时生育可降低风险。

月经期避免同房:防止经血逆流导致内膜异位种植。

减少医源性创伤:尽量避免人工流产等手术。 及时治疗盆腔炎症:遵医嘱服用抗生素,防止炎症扩散。

患者心声:勇敢面对,科学管理

许多患者因长期忍受疼痛而陷入焦虑、抑郁,甚至影响家庭关系。事实上,子宫内膜异位症虽无法根治,但通过早诊早治和长期管理,患者完全可以控制症状、保护生育功能并维持正常生活。加入患者互助组织、寻求心理咨询,有助于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结语: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其症状多样且易被忽视。女性应关注自身健康,出现痛经进行性加重、慢性盆腔痛、性交痛或不孕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通过科学的治疗方案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愿每一位女性都能远离病痛,拥抱健康人生。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6-27
来源:普宁市人民医...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15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7
来源:​广州市番禺...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7-22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
2025-06-27
来源:肇庆市高要区...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