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年高温来临,还记得去年7月高温天,张大爷在家中昏迷,体温飙升41℃!送来急诊时已出现肝肾功能衰竭。另一例是工地小伙高温作业后抽搐倒地,送医时凝血功能紊乱——这是典型的劳力型热射病与经典型热射病,死亡率超50%的“高温杀手”。
一、热射病:中暑的夺命阶段
当普通中暑发展为:核心体温 > 40℃ 、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多器官(肝/肾/脑)功能损伤即进入热射病阶段,黄金抢救时间仅1小时。
二、急救四步法:与死神赛跑
1. 脱离热源:→ 立即转移至阴凉处,脱除外衣 → 护理重点:避免多人围观阻碍通风
2. 物理降温是关键:→ 蒸发降温法:冷水喷洒全身 + 强风扇距1米吹(每15分钟测体温,禁忌酒精擦浴,会加重皮肤损伤)→ 冰袋放置重点部位:颈部、→ 冰袋重点位:颈部、腋下、腹股沟(毛巾包裹防冻伤,避免心前区冰敷,可能诱发心律失常)→ 静脉输注4℃生理盐水(需心电监护防心衰)
3. 中医急救三穴(在医疗支援前争取时间):
人中穴:鼻唇沟上1/3处,指甲掐按至皮肤凹陷,醒脑开窍。
十宣穴:十指尖端,点刺出血≤5滴/指,泻热毒,防热入心包。防热入心包 。
内关穴:腕横纹上2寸,拇指按压配合深呼吸,按压稳定心率,防厥脱。率,防厥脱 。
4. 防并发症:→ 头偏向一侧防呕吐窒息→ 抽搐时勿强行按压肢体
三、中医视角:暑为阳邪,耗气伤阴,热射病属中医“暑厥”,急救后可配合:高热神昏:安宫牛黄丸(含麝香、水牛角浓缩粉,开窍醒神(含麝香、犀角,开窍醒神);口干尿少:生脉饮(人参+麦冬+五味子,益气生津);恢复期调理:竹叶石膏汤(清余热、养胃阴)
四、预防:中西医防护指南
先兆中暑(体温<38℃) → 饮用含盐绿豆汤 + 按压曲池穴
轻度中暑(体温38-40℃) → 冷水擦浴 + 服用藿香正气水擦浴 + 藿香正气水滴舌
重度中暑(体温>40℃) → 立即启动急救四步法
老年人:空调维持26-28℃,监测晨尿比6-28℃,监测晨尿比重(>1.020预警),乌梅陈皮饮20预警)乌梅陈皮饮代茶
户外工作者:每小时补钠盐1-2g,可佩戴薄荷/冰片香囊
儿童:避免10-16点外出,煮绿豆甘草汤代茶饮
五大禁忌清单
1. 禁止用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无效且伤肝)
2. 禁止大量饮用白开水(加重低钠血症)
3. 十宣放血>10滴可致休克
4. 安宫牛黄丸孕妇禁用、虚证禁用丸孕妇禁用/虚证禁用
5. 心衰患者禁止快速输注冰盐水
温馨提醒:发现有人高热昏迷,立即拨打120!
生命的温度防线,热射病不是普通中暑,是分秒必争的通中暑,是需分秒必争的急症。掌握“降温四步法”,巧用中医急救穴,让传统智慧与现代急救携手,为生命筑起高温下的坚固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