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炎夏日,持续上升的气温不光让普通人感觉不舒服,还对肿瘤患者的护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肿瘤患者由于免疫力下降且身体比较虚弱,再加上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产生的副作用,耐热能力明显有所减弱,夏天要是护理工作没做到位,肿瘤患者很容易出现脱水、中暑、感染等各类问题,甚至还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所以说夏季进行科学护理对于保障患者健康以及提高生活质量十分关键,接下来从饮食、环境、皮肤、心理、治疗配合和适度锻炼这六个方面,助力肿瘤患者和家属掌握实用的夏季护理办法。
饮食护理:清淡营养,补水为先
夏天天气炎热,很容易让人食欲下降,特别是正在接受放疗、化疗的患者,他们本身胃肠功能就比较弱,所以需要格外注意饮食方面的调理。首先饮食要以清淡且容易消化为主,可以多选择粥、汤面、炖菜这类软质食物,要避免吃油腻、辛辣、生冷的食物,这样能减轻胃肠的负担。其次要合理地补充水分,因为肿瘤患者存在代谢紊乱的情况,出汗会增多,容易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状况,建议每天分多次饮用1500到2000毫升的水,必要时还应补充淡盐水。在夏季还应该适当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像西瓜、黄瓜、番茄、苦瓜、绿豆汤这些,既能起到清热解暑的作用,又能够补充维生素与矿物质,进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蛋白质的摄入也非常重要,推荐食用鸡蛋、瘦肉、鱼类、豆制品等食物,它们可以帮助修复组织、增强体力,从而促进身体的康复。
环境护理:保持通风,预防中暑
良好的居住环境是夏季护理的重点。建议室内保持通风,可适当使用空调、风扇降温,室温控制在26℃左右,避免冷风直吹,防止因温差大引发感冒。尽量减少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的高温时段外出,如需外出,务必做好防晒措施,佩戴遮阳帽、使用遮阳伞、穿着轻薄长袖衣物,降低阳光暴晒带来的危害。空调环境容易导致空气干燥,可定期开窗或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湿度适宜,减少呼吸道不适。同时,夏季蚊虫滋生,肿瘤患者因免疫力低,若被叮咬易感染,应使用蚊帐或安全驱蚊产品,保护皮肤不被叮咬。
皮肤护理:重点防晒,预防感染
肿瘤患者在放疗、化疗或服用部分药物期间,皮肤屏障功能减弱,夏季更易出现灼热、干燥、过敏或感染等问题。因此,外出时应做好防晒,尽量选择物理遮挡,如佩戴宽边帽、使用遮阳伞,必要时使用温和型防晒霜,避免强烈阳光直射,减少皮肤损伤。高温天气出汗较多,皮肤褶皱部位如腋下、腹股沟、乳房下方等要保持干燥清洁,防止皮疹和真菌感染。皮肤护理产品应以温和、无刺激为主,避免使用含酒精或香料成分的护肤品,若有伤口、输液部位等,应保持清洁,发现红肿、渗液及时就医,防止感染加重。
心理调适:情绪平稳,乐观应对
高温天气容易使人情绪烦躁,肿瘤患者本身心理压力较大,家属需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帮助舒缓压力。建议为患者营造安静、凉爽、舒适的休息环境,减少噪音干扰,促进良好睡眠。家人应多与患者沟通,鼓励其表达内心情绪,适当参与轻松愉快的活动,如听音乐、读书、观看轻松的影视作品,以转移注意力,缓解焦虑和抑郁。若出现持续的情绪低落、睡眠障碍或严重焦虑,应及时寻求心理医生或专业团队的帮助,必要时结合心理疏导或药物干预,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治疗配合:密切观察,及时干预
夏季高温天气有可能加重部分治疗副作用,肿瘤患者需严格遵照医嘱、定期复查,并密切留意自身身体出现的变化;治疗期间应及时监测血常规以及肝肾功能等指标,一旦发现有发热、皮疹、恶心、呕吐、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不适状况,必须立即反馈给医生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从而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老年肿瘤患者或合并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更要警惕高温造成的不良影响,要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活动和休息时间,避免出现过度劳累以及受到环境刺激的情况,以此提高治疗耐受性。
夏季高温环境下,肿瘤患者的科学护理尤为重要,家属与患者需从饮食营养、环境改善、皮肤防护、心理调适、治疗配合与适度锻炼多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护理水平,预防并发症发生。细致的护理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还能增强治疗效果,助力肿瘤患者健康、平稳、安全地度过夏季。愿每一位患者都能在家人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坚定信心,迎接康复的每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