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关节炎,又称“关节软骨病”,是关节软骨退化导致关节解剖学结构丧失和功能损伤的退行性疾病,其中以膝关节炎在临床最为常见。“人老先老腿”,老年人常有关节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膝关节炎的病因
随着年龄的增长,膝关节软骨变薄,导致膝关节炎的发生率升高。肥胖、长期负重、过度运动、不良姿势等都会增加膝关节的负担,加速软骨的磨损。部分患者容易患上膝关节炎,可能与遗传有关。此外,长期居住在潮湿、寒冷的环境中,也会增加膝关节炎的发病风险。
膝关节炎的临床表现
初期膝关节偶尔的隐痛,短暂而轻微,冬季受凉时可加重疼痛,随着时间的推移,上下楼梯、蹲起时会感觉膝盖疼痛不适,严重时疼痛症状会进一步影响到平地行走,晚期可出现持续性疼痛,甚至影响睡眠。
早期部分患者可出现膝关节僵硬的症状,多发生于晨起时或较长时间未活动后。但膝关节僵硬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常为几分钟至十几分钟,极少超过30分钟。晚期关节活动明显受限,甚至导致残疾。
此外,早期畸形不明显,随着疾病进展,可导致膝关节出现明显内翻、外翻或旋转畸形。
膝关节炎的阶梯治疗方案
基础治疗:如健康教育与预防、运动治疗、物理治疗和行动辅助支持等。
药物治疗:早期膝关节炎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或者基础疾病较多的患者,可选择局部外用药物,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中药膏剂等。对于疼痛症状持续存在或中重度疼痛的膝关节炎患者可以口服非甾体抗炎药,但需警惕胃肠道不良事件。还可以关节腔注射药物如透明质酸钠、糖皮质激素。
手术治疗:可采用微创关节镜清理术、膝关节周围截骨术、膝关节部分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等。其中,微创关节镜清理术只针对关节软骨磨损不是太严重的病人,并不能解决膝关节的老化以及磨损问题。膝关节周围截骨术主要适用于关节退变程度轻,但关节内翻或外翻畸形明显的病人。手术后关节恢复正常负重疼痛会随之减轻。膝关节部分置换术适用于单个胫股关节或髌股关节炎的病人。对于经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或复发的终末期膝关节炎病人,可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膝关节炎的预防方法
控制体重:身体重量越大,膝关节磨损的速度也更快,凡是身体质量指数(BMI)超过25,均应适当减重。如果膝盖已经出现不适,则要尽可能少背、少提重物,减轻整体的重量。
合理运动:避免反复下蹲运动或长期下蹲等动作,避免爬山、上下楼梯及长期久站等。高冲击力运动(如跑步和跳绳等)可能会对膝关节造成额外的压力,可以选择一些低冲击性的运动(如游泳、骑车、散步、慢跑等),这些运动可以增强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同时提高肌肉力量,减轻关节软骨的磨损。运动过程中要穿软并且有弹性的“运动鞋”。
加强肌肉锻炼:强壮的肌肉能够为膝关节提供额外的支撑,减少关节的压力和损伤。通过肌肉锻炼,可以增强这些肌肉群的力量,提高关节的稳定性。
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多吃富含黄酮类的水果,樱桃、黑莓、桑葚等深紫色的浆果或有核水果。多吃蛋白质、钙质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鸡蛋、鱼虾、海带、牛蹄筋等。
注意膝关节保暖:天气寒冷时可以穿长裤、护膝等来保护膝盖。即便是夏天也要注意不要让空调风、电扇风直吹膝关节。
积极治疗:一旦出现疼痛,要积极前往医院疼痛科配合药物手段来治疗,以尽早恢复关节功能及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