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申雪梅  单位:简阳市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10
1579

在医疗领域,重症患者的救治是一场与死神的赛跑。当患者成功挺过了最危急的阶段,后续的康复护理便成为了帮助他们恢复健康、回归正常生活的关键环节。康复护理并非简单的照顾,而是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细致工作,从饮食起居到心理状态的调节,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着患者的康复进程。饮食护理:为康复注入能量1.合理搭配营养(饮食结构)重症患者身体虚弱,需要充足且均衡的营养来支持身体恢复。一般来说,饮食应包含丰富的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它们是身体修复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原料。碳水化合物可提供能量,选择粗粮如糙米、全麦面包等,相较于精制谷物,能更持久稳定地供能。同时,适量摄入健康脂肪,如橄榄油、鱼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代谢。此外,各类维生素和矿物质也不可或缺,新鲜的蔬菜水果是它们的优质来源。例如,维生素C能增强免疫力,橙子、猕猴桃等富含该维生素;钙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牛奶、豆制品是钙的良好补给品。

2.调整进食方式(进食频率与量)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调整进食频率和量非常关键。由于重症患者消化功能可能较弱,一次性大量进食会增加胃肠负担,所以宜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初期,每次进食量不宜过多,随着患者消化功能的改善,逐渐增加每餐的分量。例如,一开始可以每隔2-3小时进食一次,每次摄入100-150毫升的流食或半流食,后续根据耐受情况,慢慢调整到正常饮食次数,每餐的量也相应增加到正常成年人的水平。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更要特别注意进食速度,防止呛噎,必要时可借助鼻饲等特殊方式补充营养。

身体活动与康复训练:助力机能恢复1.早期被动活动(卧床期)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即使仍需卧床,也应尽早开始被动活动。护理人员或家属可帮助患者活动四肢,进行简单的关节屈伸运动。例如,轻轻抬起患者的手臂,缓慢地进行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外展、内收,以及肘关节、腕关节的屈伸活动,每个动作重复5-10次,每天进行3-4组。对于下肢,同样进行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类似活动。这些被动活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为后续的主动运动打下基础。

2.逐步增加主动运动(恢复期)当患者体力有所恢复,能够承受一定强度的运动时,就可以引导其进行主动运动。从简单的床上翻身、坐起开始,逐渐过渡到床边站立、行走。首先,帮助患者练习翻身,可先从向一侧翻身开始,在患者身后放置枕头支撑,然后慢慢引导其独立完成翻身动作。接着,练习坐起,可将床头摇高,让患者借助手臂力量坐起,适应后逐渐减少辅助。在患者能够稳定坐立后,进行床边站立训练,护理人员在旁边给予必要的搀扶和保护,开始时站立时间不宜过长,从几分钟逐渐增加到十几分钟。当患者站立较为稳当后,鼓励其在病房内行走,一开始可借助助行器,慢慢过渡到独立行走,行走距离和时间也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逐步增加。

心理支持:康复路上的强大动力1.关注情绪变化(识别不良情绪)重症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往往会经历复杂的情绪变化。由于身体的不适、对疾病预后的担忧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他们可能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家属和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状态,例如患者是否经常唉声叹气、失眠、对以往感兴趣的事情失去热情,或者表现出过度的烦躁不安等,这些都可能是不良情绪的信号。一旦发现,要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和担忧。

2.给予积极鼓励(增强信心)面对患者的负面情绪,给予积极的鼓励至关重要。要向患者强调他们在康复过程中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哪怕是非常微小的进展,例如今天比昨天多走了几步、能够自己进食了等,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同时,分享一些成功康复的案例,让患者看到希望,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耐心倾听他们的倾诉,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让患者感受到自己不是独自面对疾病,身边有家人和医护人员的全力支持。

康复护理是一个长期而细致的过程,需要家属、护理人员以及患者自身的共同努力。每一个精心护理的细节,都如同点点星光,汇聚成照亮患者康复之路的璀璨光芒。通过合理的饮食安排、科学的康复训练以及贴心的心理支持,我们能够为重症患者的康复创造有利条件,帮助他们重新拥抱健康美好的生活。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