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琴  单位:名山区马岭镇卫生院  发布时间:2025-10-24
161

对许多家长来说,给婴幼儿喂药是一场“攻坚战”。宝宝不配合、吐药、抗拒、哭闹,甚至一看到药勺就躲开,这些情景在家庭中屡见不鲜。但生病时药物治疗往往不可避免,如何既能安全地将药喂进去,又不让孩子留下阴影,是每位家长关注的重点。本文将从喂药姿势、工具选择、心理引导等多个角度,提供一系列实用、安全的方法,助力爸妈顺利“攻克”喂药难题。

1. 喂药姿势与方式的正确打开方式

1.1 选择合适的体位,避免呛咳

喂药时保持正确的姿势能有效降低呛咳和误吸风险。建议让宝宝以半坐位靠在家长怀中,头略微后仰,不可平躺或仰头过度,以防药液进入气管。对于不会自主坐立的新生儿,可将其横抱在臂弯中,保持头高脚低的姿势。使用喂药器时应将药液从宝宝口角一侧缓慢注入,不要对准喉咙正中,也不要一次注入过多。每喂一点要等待宝宝咽下再继续,避免堵塞呼吸道或引起呛咳。

1.2 分段注药更容易被接受

将整剂药物分多次少量注入口中,可减轻婴幼儿吞咽负担,降低吐药几率。每次注入1-2毫升左右,让宝宝有时间咽下再继续下一次,有助于提升整体喂药成功率。对于抗拒明显的孩子,这种“慢慢来”的方式比一次灌入更易接受,也不容易引起抵触情绪。分段注药还可以停顿期观察宝宝反应,必要时调整节奏,避免药液在口中积聚引起呕吐或溢出。

1.3 借助家庭喂药工具提升成功率

专为婴幼儿设计的喂药工具可以提升喂药效率和宝宝的接受程度。常见类型包括带刻度的喂药针筒、硅胶软头滴管、奶嘴式喂药器等。这些工具设计贴合宝宝口型,软头材质减少异物感,能将药液更准确送至舌根或口腔侧边,减少溢出与呛咳。选购时应注意无BPA材质、食品级硅胶认证等安全标识,使用前后彻底清洗和消毒,避免细菌残留或交叉污染。

2. 心理引导:让宝宝“愿意吃药”

2.1 创造轻松氛围,减轻恐惧情绪

婴幼儿对吃药的抵触常来自陌生感和恐惧情绪,家长可以营造轻松的氛围来缓解孩子的紧张。在喂药前,不妨陪宝宝玩一会儿喜欢的玩具,播放熟悉的童谣,转移注意力。表情要温和,语气轻松,用积极的语言描述吃药,“这是让你变强壮的小果汁”或“这是医生开的神奇魔法水”。家长自身也要避免焦躁或不安,宝宝对情绪非常敏感,家长越紧张,孩子越容易抗拒。喂药过程中不需要刻意“严肃”,可以一边说话一边喂,让过程更自然。适当的眼神交流和微笑能增加宝宝的安全感。

2.2 游戏化喂药,提升接受度

将喂药过程转化为游戏可以显著提升宝宝的配合度。可以使用玩具娃娃进行“角色扮演”,先让宝宝给娃娃“喂药”,再轮到他自己;或者模拟动物比赛“谁喝得快”,激发参与兴趣。也可以把药装进造型可爱的喂药器中,讲成是“超级英雄的能量饮料”,利用宝宝对故事的好奇心来引导。在药后给予小奖励,一枚贴纸、听一个小故事,都能强化正面体验。游戏化降低孩子的抵触,还能培养他对日常护理的理解。保持耐心,多尝试不同形式的互动,找到宝宝最喜欢的“吃药游戏”。

2.3 避免威胁和强迫,防止形成阴影

有些家长在孩子拒绝吃药时,会不自觉地使用威胁性语言,如“你再不吃药就打针去”或“不给你玩具了”,这类表达虽然一时奏效,却容易让宝宝将吃药与惩罚联系起来,增加心理负担。更不应采用强制按压、捏鼻灌药等方式,这可能引起呛咳,还会对亲子关系造成损伤。强迫行为会让孩子形成对药物的持久恐惧,甚至影响其今后的医疗配合度。面对抗拒,应尝试引导、安抚和分散注意力,多次尝试不同方式,并给予耐心等待。当实在无法完成时,可以寻求医生的建议,调整药物形式或尝试其他方法。

结语:

婴幼儿喂药虽然困难重重,但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心态,就能一步步缓解喂药焦虑,减少对宝宝的刺激。无论是从姿势体位入手,还是借助工具、心理引导,最终目标都是让孩子在一个安全、轻松的环境中接受治疗。家长们不妨结合宝宝的个性与情况,多尝试几种方法,找到最适合的“喂药密码”。健康路上,有技巧也有温度。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