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龙英  单位:成都市郫都区安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5-07-02
766

尿常规检查是体检中的常规项目,而“尿白细胞阳性”的结果常让人心头一紧。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我是不是尿路感染了?”确实,白细胞作为人体的“健康卫士”,在尿液中出现通常与炎症反应有关,但尿路感染并非唯一答案。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尿白细胞背后的秘密。

一、尿液中的白细胞从何而来?

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抵御病原体入侵。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可能存在少量白细胞(一般不超过5个/高倍视野),这源于尿道周围组织的正常代谢或尿液对尿道的轻微刺激。当白细胞数量显著增多时,往往提示泌尿系统存在炎症反应。

二、尿路感染:最常见的“嫌疑人”

尿路感染(UTI)是导致尿白细胞升高的最常见原因,尤其是细菌性尿路感染。当细菌侵入尿道、膀胱甚至肾脏时,免疫系统会迅速调集白细胞“参战”,试图消灭入侵者。这一过程中,大量白细胞会通过尿液排出,形成“脓尿”。

1.尿路感染的典型表现:

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刺激征)

尿液浑浊、异味重

下腹部或腰部疼痛

发热、寒战(严重感染时)

2.诊断依据:

尿常规:白细胞增多(可能伴有红细胞、细菌计数升高)

尿培养:明确病原体及药敏结果(确诊“金标准”)

但需注意,仅凭尿白细胞阳性无法确诊尿路感染。例如,部分患者可能存在无症状菌尿(尿液中有细菌但无症状),尤其是老年人、孕妇或糖尿病患者,此时是否需要治疗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三、尿白细胞阳性≠尿路感染:这些情况也可能“中招”

除了感染,以下原因也可能导致尿白细胞升高,需仔细鉴别:

1. 泌尿系统结石

结石在移动过程中可能划伤尿路黏膜,引发局部炎症和白细胞反应。患者常伴有剧烈腰痛或血尿,B超或CT可明确诊断。

2. 间质性肾炎

这是一种以肾间质炎症和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可能由药物(如止痛药、抗生素)、自身免疫病或感染引起。患者可能出现尿白细胞增多、血尿、蛋白尿,甚至肾功能异常。

3. 泌尿系统肿瘤

膀胱癌、肾盂癌等肿瘤可能因局部浸润或坏死组织刺激,导致尿白细胞升高,常伴有无痛性血尿。

4. 妇科疾病(女性)

阴道炎、宫颈炎等妇科炎症可能污染尿液标本,导致尿白细胞假阳性。留取尿液时应避开月经期,并清洁外阴。

5. 其他原因

剧烈运动或寒冷刺激:可能引发一过性白细胞尿。

药物影响:如使用抗凝剂、化疗药物等。

尿液污染:如未正确留取中段尿,导致白带、前列腺液等混入。

四、关键步骤:如何明确病因?

发现尿白细胞阳性后,医生通常会通过以下步骤排查原因:

复查尿常规:排除污染或一过性异常。

尿沉渣镜检:需重点观察红细胞形态(例如是否存在“变形”红细胞,变形红细胞的出现常提示肾小球源性病变)。而肾盂肾炎患者尿沉渣镜检多表现为白细胞增多,甚至可出现白细胞管型。

尿培养+药敏:明确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及敏感抗生素。

影像学检查:B超、CT或MRI排查结石、肿瘤或结构异常。

肾功能检查:评估肾脏是否受损。

五、常见误区:尿白细胞高一定要用抗生素?

答案是否定的。抗生素仅对细菌感染有效,而尿路感染需满足以下条件才需用药:

有明显尿路刺激症状,且尿培养阳性、菌落计数超标(一般≥10^5 CFU/mL);

孕妇、儿童或免疫力低下者,即使无症状也可能需治疗。

对于非感染性原因(如结石、肿瘤),抗生素无效,需针对病因治疗。滥用抗生素反而可能导致耐药菌产生,增加治疗难度。

六、日常预防:守护泌尿系统健康

无论是否确诊感染,以下措施均有助预防尿路问题:

多喝水:每日饮水量建议1500-2000mL,增加排尿冲刷尿道。

注意卫生:女性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避免粪便污染尿道。

及时排尿:避免憋尿,减少细菌滋生机会。

定期体检:尿常规是发现早期问题的“排头兵”。

结语:别让“阳性”结果吓到你

尿里有白细胞,可能是身体在发出“预警信号”,但未必等同于尿路感染。面对检查结果,无需过度恐慌,但也不要忽视。及时就医、完善检查、明确病因,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毕竟,健康需要科学守护,而非盲目猜测。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