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茎手术是男科常见的小型手术,虽然操作相对简单,但术后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伤口愈合速度和恢复效果。对于刚经历手术的新手来说,掌握伤口清洁、疼痛管理和换药技巧这三大核心要点,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减轻不适症状,让恢复过程更顺利。
伤口清洁:科学护理防感染
术后伤口清洁是预防感染的关键环节,需从术后第2天开始规范操作。清洁前需准备38℃左右的温水、医用无菌棉签和生理盐水,建议选择医用级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避免使用自来水或肥皂水,防止刺激伤口。排尿后应及时清洁,先用温水轻柔冲洗伤口周围,注意水流不可过急,避免直接冲击伤口创面。若伤口有血痂或分泌物,可用蘸有生理盐水的棉签轻轻擦拭,动作要轻柔,遵循“从中心向外周”的顺序,切勿强行剥离血痂,以免造成二次损伤。清洁频率一般为每天2-3次,每次排尿后建议追加一次局部清洁。清洁后用无菌纱布轻轻吸干水分,保持伤口干燥,若用普通纸巾需选择无香型、不掉屑的产品。若不慎将敷料弄湿,需及时更换新敷料,防止潮湿环境滋生细菌。需要注意的是,术后1周内避免盆浴或泡澡,洗澡时采用淋浴方式,且洗澡时间控制在5-10分钟内,水温控制在37-40℃之间。清洁过程中若发现伤口有脓性分泌物、红肿范围超过1厘米或出血持续5分钟未止,需立即联系主治医生。
疼痛管理:合理干预减不适
术后疼痛是常见症状,通常在术后24-48小时最为明显,随后逐渐减轻。疼痛程度因人而异,一般表现为轻微胀痛或刺痛,正常情况下疼痛评分应在3分以下(0-10分评分法)。若疼痛较轻,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缓解,如听舒缓音乐、看轻松视频或阅读书籍等。同时要调整体位,避免长时间站立、久坐或剧烈活动,这些行为会加重局部充血,导致疼痛加剧。卧床休息时可在臀部下方垫软枕,适当抬高臀部15-30度,减少伤口部位的压迫。
当疼痛影响休息和排尿(评分超过4分)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非甾体类止痛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建议饭后30分钟服用,每次间隔至少6小时。术后48小时内可用冰袋冷敷缓解疼痛和肿胀,每次冷敷15-20分钟,间隔1-2小时,冷敷时需用毛巾包裹冰袋(厚度约1厘米),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造成冻伤。若出现持续性剧烈疼痛(评分超过7分)、伤口裂开或异常肿胀(比术后当天肿大2倍以上),需立即就医处理。
换药技巧:规范操作促愈合
换药是促进伤口愈合的重要环节,术后前3天建议由医护人员操作,之后可在家中自行换药。换药前需准备无菌换药包(含镊子、纱布)、碘伏(浓度0.5%)、医用凡士林纱布和无菌敷料,同时要清洁换药环境,用75%酒精擦拭桌面,确保操作区域无灰尘。换药时先按“七步洗手法”洗净双手并擦干,用镊子夹取蘸有碘伏的棉球,以伤口为中心,由内向外螺旋式消毒,消毒范围直径需超过伤口周围5厘米,每个棉球仅限使用一次,避免交叉污染。
消毒后待碘伏自然干燥(约30秒),在伤口表面薄涂医生开具的抗菌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厚度以覆盖创面为宜,然后覆盖凡士林纱布保护创面,凡士林纱布能减少敷料与伤口的粘连,更换时减轻疼痛。最后用无菌敷料轻轻包扎固定,包扎松紧度以能容纳一根手指为宜,以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换药频率一般为每天1次,若敷料被尿液污染需及时更换。换药过程中要观察伤口愈合情况,若发现伤口边缘红肿、渗液增多或有异味,提示可能感染,应及时就医。
术后恢复期间还需注意多方面调理,饮食上每天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2个、瘦肉50克)和新鲜蔬果(每天不少于500克),促进伤口愈合,同时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酒精,以防血管扩张加重肿胀。术后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和自慰行为,防止伤口裂开。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每天更换一次,减少局部摩擦。休息时尽量采取仰卧位,避免侧卧位压迫伤口,同时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增加腹压。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家属也应给予适当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恢复期。
掌握这三大核心护理要点,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但恢复过程中若出现异常情况,切勿自行处理,应及时联系主治医生。只要护理得当,大多数患者在术后2-4周即可顺利恢复,重获健康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