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丽霞  单位:成都市成华区青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5-08-15
2798

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进程不能单纯依靠药物或者短期住院治疗,家庭和社区必须给予系统又持久的支持。现代精神卫生服务提倡社区为中心的服务形式,把患者置于熟悉的社会环境里,凭借家庭成员、邻里关系以及社区医疗资源和社会支持网络的协作,维持生活稳定,防止病情反复,逐步恢复社会功能。家庭护理属于社区精神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部分,其品质和服务连续性对患者康复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

了解疾病与治疗方案

科学的家庭护理观念要以对疾病本质规律的认识为基础。每一种病在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发作特性以及干预手段上都有很大的差别。家庭成员应积极向专业医疗机构(精神科医生)寻求帮助,全面了解有关医学知识,涉及疾病的进展过程、常用药物的作用原理以及可能产生的副作用,还要学会配合治疗的生活管理技能。

建立稳定的日常生活结构

规律化的生活方式对于调节患者的神经生物学节律、稳定情绪波动并降低疾病复发的风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家人应当帮助患者制订出科学而严谨的时间安排计划,细致地规划好每天各项活动的具体时序,涵盖饮食、运动、休闲乃至睡眠等方面,以免因为生活节奏混乱而导致情绪出现异常情况。在营养摄取方面,要注重膳食均衡,缩减高糖高脂食品的占比,增大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质食品的食用量,这样既有益于机体功能的稳定,又可以减轻药物副作用所带来的不良反应。适当地参加一些中低强度的体育锻炼,比如步行、打太极拳或者做轻量级的力量训练,这既能改善情绪状况,又能提升睡眠质量。

促进有效的沟通与情感支持

精神障碍患者在人际交往上往往表现出情绪起伏较大、反应比较迟钝以及言语表达有所限制等情况,这就对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彼此互动时,应当以耐心和理解作为基础,努力营造一个温暖又和谐的家庭氛围,尽量不要使用指责性或者带有负面评价色彩的话语,换一种开放式的、带有共情意味的对话方式可能更加合适一些。如果患者感到心情不好的时候,不妨试着说一句“我能感受到你的心情,咱们一起来想想办法吧”之类的鼓励性的话,而不能一味地去指责“你怎么总是这样”。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行为来达到缓和紧张情绪的目的,比如一起看一些轻松愉快的娱乐节目、分担一些简单的家务活或者是分享彼此感兴趣的事情等等,这样既能有效地帮助患者舒缓紧张情绪,也能逐渐提高融入社会的能力以及内心的归属感。

坚持药物管理

药物治疗是精神障碍患者康复进程中的重要部分,家庭照护需要重视患者服药行为是否规范,要防止出现漏服、误服以及擅自停药之类的危险状况。针对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受不良心理因素影响的患者,可以采用带有日期标记的专用药盒、智能设备定时提醒的功能、指定某个家庭成员实施监督等方法来加强用药管理,并辅以心理疏导、详细解释药物知识与安全性、建立激励机制。家属应当掌握一些常见药物可能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诸如嗜睡、体重改变、震颤之类的现象,还要随时留意这些异常情况的发生,发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疾病复发,应及时联系社区精防医生或者精神科医生。

利用社区康复资源

社区服务模式最突出的优势就是把医疗、心理和社会方面的支持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而持久的照顾体系。家庭护理要主动引领病人参加社区里的康复活动,包括康复锻炼、心理辅导、社交技巧改善、职业规划等内容。这种干预手段既能加强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又能扩大社交范围,减轻孤独感。社区康复机构可以举办手工制作坊、园艺种植活动、音乐小组、简单绘画课程、模拟职场体验等活动,这些活动既能满足个人兴趣爱好,又能有效提升患者融入社会的能力,为其回归正常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