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玉兰  单位:德昌县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27
388

近年来,我国心脏骤停发病形势十分严峻,一般认为是慢性病增多、生活工作压力增大、健康意识不足、人口老龄化加剧等多因素共同导致的不良后果。《中国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报告(2022)》指出,我国心脏骤停总体发病率达97.1/10万。

心脏骤停极其可怕,黄金抢救时间仅为4分钟,在发病后,机体短时间内便会产生一系列改变,仅仅10分钟,脑细胞便可进入“脑死亡”“植物状态”!而在这背后,却是无数家庭的痛苦与遗憾……积极展开心肺复苏术(CPR)对心脏骤停患者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其能够维持基础血液循环与氧气供应而延缓缺氧损伤,为后续急救工作的开展争取宝贵时间。那么,CPR要如何操作?在遇到特殊情况要注意哪些问题?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CPR的操作要点

1.评估环境

确保施救者与患者的安全是开展CPR的重要前提,如果您当前处于相对危险的环境中(例如有一定危险介质的环境、交通事故现场、触电环境、空气稀薄环境等),要及时将患者转移至安全环境,或尽可能消除危险因素,禁止盲目施救

2.评估意识状态

我们可以通过拍打患者肩部,并在其耳边呼叫的方式来评估患者意识状态是否正常,如“先生,您能听到我说话吗?”、“醒醒!您怎么了?”等等,在无反应、无应答的情况下,要立刻向周围人求救,并拨打120急救电话。

3.寻找应急系统

自动体外除颤仪(AED)能够监测心脏电活动并通过释放电极能量来改善心脏节律,对心脏骤停患者有确切的抢救价值。通常地铁站、高铁站、机场、体育馆、政务服务大厅等公共场所会配备AED设备,建议积极寻找AED设备并结合语音提示进行正确操作。

4.胸外按压

协助患者保持仰卧位,最好在坚硬平面(如地面、硬板)施救,并充分暴露胸部,确定按压位置(胸骨中下1/3处,双乳头连接中点)后,双手重叠,双臂伸直,确保肩部、肘部及腕部处于同一水平。在此基础上,双手垂直下压,按压深度控制在5~6cm,按压频率保持在100~120次/min。为保持按压节奏均匀,可边按压边从“1”数到“30”。待完成30次按压后,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异物,取下义齿。在此基础上,一手适度压迫前额使头部保持后仰状态,另一只手将下颌抬起,开放气道。

5.人工呼吸

确保患者气道处于开放状态,捏紧其鼻孔,并用口严密包住口唇,缓慢、平稳吹气,期间观察患者胸廓是否随之抬起,避免过度通气。在此基础上,将鼻孔松开使之自然呼出气体后,再进行第二次吹气,胸外按压、人工呼吸比例保持30:2。连续循环5次后再次评估患者反应,循环恢复则停止按压,而患者无反应、无呼吸的情况下,则继续进行按压。在新的指南中指出,鉴于人工呼吸对复苏效果影响有限和鼓励更多不愿意进行人工呼吸的志愿者参与CPR,可在操作期间不进行人工呼吸。

进行CPR操作期间要注意哪些问题

1.压断肋骨等于操作失误?

错!有施救者往往会担心造成骨折而减轻按压力度,但事实上,抢救生命比避免骨折重要得多,尤其是老年人,他们很容易因骨质疏松造成的骨质脆弱、骨量减少等问题导致在CPR期间发生骨折。

2.遇到心脏骤停的孕妇该怎么办

心脏骤停的孕妇因子宫对下腔静脉造成压迫,可影响血液循环。建议施救者适当垫高其右臀部,使身体略微向左侧倾斜,在减轻子宫对血管压迫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后续操作。

3.是否需要摘除牙套

很多人为了矫正牙齿,改善咬合功能会选择佩戴牙套。但是,当我们遇到佩戴牙套的心脏骤停患者时,是否需要摘除牙套呢?实际上牙套并不会影响人工呼吸的开展,反而在摘除牙套期间还可能会影响抢救进度,我们仅需取下义齿即可,无需处理固定牙套。

4.关于施救者的心理建设

身为施救者,请您明白,尽管您的操作可能不够完美,但实施CPR操作总比不做好。并且,《民法典》中第184条明确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也是保障见义勇为者合法权益的有利手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8
来源:佛山复星禅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