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毅  单位:大邑县王泗镇公立卫生院  发布时间:2025-06-20
55

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虽然它看似是个小问题,但会影响患者的舒适度和恢复质量,还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伤口裂开、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后果。麻醉是手术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将详细解读术后恶心呕吐与麻醉之间的关联,并给出一些预防和管理PONV的建议。

PONV的定义与发生率

术后恶心呕吐指的是在手术后24小时内出现的恶心和/或呕吐现象。研究表明,约20%至30%的患者在全身麻醉后会发生PONV,在某些高风险人群中,这一比例甚至能达到80%。

麻醉药物与PONV的关联机制

1.吸入性麻醉药:七氟烷、异氟烷等吸入性麻醉药,其气味和药理作用会直接刺激脑干中的呕吐中枢。同时,这些药物会使胃肠道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失调,增加胃内容物反流的可能性。

2.阿片类镇痛药:吗啡、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一方面会使胃排空延缓、胃酸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会直接激活大脑和肠道的阿片受体,从而引发恶心呕吐。

3.其他麻醉药物:琥珀胆碱等肌松药,可能通过释放组胺或改变胃肠道动力,增加PONV的发生风险。新斯的明用于逆转肌松药作用时,也可能间接导致恶心。

麻醉方式与PONV的关系

1.全身麻醉:全身麻醉需要使用多种药物,如吸入麻醉药、阿片类药物、肌松药等,所以PONV的发生率较高。不过,现代麻醉技术通过优化药物组合和控制麻醉深度,能够显著降低PONV的发生风险。

2.区域麻醉:区域麻醉(如椎管内麻醉)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较小,PONV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如果术中使用了丙泊酚、咪达唑仑等镇静药物,仍有可能引发恶心。

个体差异与PONV风险

1.性别:女性患者PONV的发生率高于男性,这与激素水平波动有关,例如雌激素可能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和调节。

2.年龄:儿童和青少年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呕吐中枢较为敏感,且代谢旺盛导致麻醉药消除较快、浓度波动较大,PONV的风险较高;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衰退、基础疾病较多,麻醉药的分布和代谢发生改变,也容易出现术后恶心呕吐。

3.既往病史:有PONV或晕动症病史的患者,再次手术时PONV的发生风险会显著增加。

麻醉相关因素对PONV的影响

1.麻醉深度:麻醉深度控制不当,过浅会产生疼痛刺激,过深会抑制生理机能,都可能诱发PONV。

2.术中管理:术中低血压会导致脑灌注不足,缺氧会影响呕吐中枢的调节功能,都可能引发恶心呕吐。

预防与管理PONV的措施

1.术前评估与预防

风险评估:术前对患者进行PONV风险评估,识别高风险人群。

药物预防:对于高风险患者,术前可使用预防性药物,如5-HT3受体拮抗剂(如昂丹司琼)、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

麻醉方案调整:尽量选择对PONV影响较小的麻醉药物和方式,例如使用丙泊酚进行全麻诱导和维持。

2.术中管理

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尽量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或者使用非阿片类镇痛药物替代。

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避免麻醉过深或过浅,以减少PONV的发生。

3.术后管理

联合使用不同机制的止吐药,如5-HT₃受体拮抗剂、糖皮质激素等进行多模式止吐治疗。也可以采用非药物手段,如术后尽早食用清淡食物、避免平卧位、使用生姜制剂或进行穴位按压等缓解症状。其中内关穴(PC6),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处,研究证明持续按压该穴位,可降低PONV发生率约30%。

患者需配合的事项

患者术前要主动向医生告知晕动症、PONV病史或家族史。按照医嘱禁食禁水,以减少胃内容物反流的风险。术后如果出现恶心或呕吐,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结语

总之,术后恶心呕吐是麻醉医生可控的关键预后指标。通过精准风险评估、优化麻醉方案及多模式止吐策略,可显著改善患者体验并加速康复。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6-27
来源:​广州市番禺...
2025-06-20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
2025-05-30
来源:百色市第二人...
2025-04-01
来源:​广东省河源...
2025-03-28
来源:柳州市中西医...
2025-07-02
来源:上海市白茅岭...
2025-03-28
来源:广西崇左市大...
2025-02-28
来源:北京积水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