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2024年全球肝炎报告》,病毒性肝炎已成为仅次于结核病的全球第二大传染病“杀手”。2022年,全球大约130万人死于病毒性肝炎,其中83%由乙型肝炎引起,17%由丙型肝炎所致。截至2022年底,全球大约2.54亿人患有乙型肝炎,5000万人患有丙型肝炎。
肝炎的种类繁多,不同的肝炎的临床表现、检测手段、治疗方法各不相同,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肝炎大家庭都有哪些成员。
肝炎按病毒种类分类:甲型肝炎: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表现为急性肝炎。乙型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可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肝炎,部分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丙型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如输血、共用针具等,易发展为慢性肝炎。丁型肝炎:由丁型肝炎病毒(HDV)引起,但丁肝病毒不能独立感染,必须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能感染,主要表现为慢性肝炎。戊型肝炎: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表现为急性肝炎。此外,还有庚型肝炎等较为少见的类型。
肝炎按病因分类:病毒性肝炎:上述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均属于此类。酒精性肝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炎,表现为肝细胞脂肪变性、坏死和纤维化。药物性肝炎: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导致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肝炎,表现为肝脏细胞受到免疫系统的攻击和破坏。脂肪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一种,肝脏内脂肪堆积过多导致的肝炎。遗传代谢性肝炎:由于遗传缺陷导致的肝脏代谢异常,进而引起的肝炎。
肝炎按病程分类,急性肝炎:起病较急,病程短,一般在半年内恢复。根据有无黄疸,可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持续存在肝脏炎症和损伤。慢性肝炎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肝炎的其他分类,重型肝炎:又称肝衰竭,是肝炎的一种严重类型,表现为肝脏功能严重受损,可能出现黄疸、腹水、出血等症状。瘀胆型肝炎:以肝内瘀胆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肝炎,表现为黄疸较深,但肝脏损害相对较轻。肝炎肝硬化:肝炎长期未得到控制,进展为肝硬化,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代偿期肝硬化和失代偿期肝硬化。
肝炎的种类繁多,其病因、病程、临床表现和治疗方面也各不相同。因此得了肝炎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检查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