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冬群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03
449

在医院门诊工作时,常常能看到候诊区里的患者和家属眉头紧锁、坐立不安。有人盯着叫号屏不停地看,有人频繁起身踱步,还有人因为等待时间长而向医护人员抱怨。其实,门诊等待时产生焦虑情绪很常见,但长期焦虑不仅会让自己难受,还可能影响身体健康和就医状态。今天,我就以护理工作者的身份,和大家分享一些超实用的心理调节小妙招,让你在门诊等待时也能保持轻松平和的心态。

为什么门诊等待容易焦虑在弄清楚怎么调节情绪之前,我们先来聊聊为什么在门诊等待时容易焦虑。首先,生病本就容易让人心里没底,担心自己的病情,而等待就诊的过程中,未知感会不断放大这种担忧,总想着“医生会不会说我病得很严重”。其次,医院环境往往比较嘈杂,人来人往,消毒水的味道、各种仪器的声响,都容易让人感到烦躁。而且,很多人时间安排紧凑,担心看病耽误工作、学习,或者影响后续行程,这些因素加在一起,焦虑情绪自然就“找上门”了。

提前准备,减少不确定性提前在医院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了解就诊流程,预约挂号。现在很多医院都支持线上预约,选好就诊时间,尽量避开就诊高峰期,比如周一上午、节假日后第一天等,这样能减少等待时长。确定好就诊时间后,提前规划好出行路线,预留足够的路上时间,避免因为堵车、找不到停车位等突发情况而着急上火。

把之前的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资料提前整理好,按时间顺序放好,方便就诊时医生快速了解病情。还可以准备一个小本子,把自己的症状、不舒服的地方,以及想问医生的问题提前写下来,这样在等待过程中就不会因为担心遗漏重要信息而焦虑,也能让就诊过程更高效。

等待过程中的情绪调节方法深呼吸法,找个舒服的坐姿,闭上双眼,慢慢地用鼻子吸气,让空气充满腹部,感受肚子像气球一样鼓起来,默数5秒;然后用嘴巴慢慢呼气,感受腹部逐渐收缩,再默数5秒。重复这个过程,多做几次,能让身体放松下来,缓解紧张情绪。

肌肉放松法,从头到脚依次收紧再放松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比如先皱紧眉头,保持5-10秒,然后放松;接着握紧拳头,再松开;依次对颈部、肩部、手臂、腿部等部位进行同样的操作。通过这种方式,能释放身体的紧张感,让心情也跟着平静下来。

听音乐或有声书,在手机里提前下载一些喜欢的轻音乐、舒缓的纯音乐,或者有趣的有声书、播客。等待时戴上耳机,沉浸在音乐或故事中,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焦虑感也会减轻很多。不过要注意音量别太大,避免影响他人。

阅读电子书或纸质书,带上一本喜欢的书,或者打开手机上的阅读软件,看一些轻松有趣的文章、小说。阅读能让我们专注于文字内容,暂时忘记等待的焦虑,还能增长知识、放松心情。

做简单的手工或小游戏,准备一些简单的手工材料,像折纸、串珠,等待时动手做一做,既能打发时间,又能获得成就感。如果不想带东西,也可以在手机上玩一些不需要联网的小游戏,比如消消乐、数独,但要注意控制时间,别玩得太入迷而错过叫号。

换位思考,试着站在医护人员的角度想一想,他们每天要面对大量的患者,工作强度很大,也很辛苦。多一些理解和包容,能让自己的情绪更平和。而且,医生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也是对大家负责,耐心等待是值得的。

自我暗示: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等待是为了更好地看病”“我的病情会得到解决的”,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给自己加油打气,增强信心,缓解焦虑情绪。

在门诊等待的过程中,焦虑是正常的,但只要我们学会运用这些小妙招,提前做好准备,调整好心态,就能轻松应对。希望大家都能减少焦虑,以平和的心情顺利就诊,早日恢复健康。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