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付宜鑫  单位: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04
591

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其中脑出血和脑梗(脑梗死)是最常见的两种类型。很多人认为脑梗更常见,而脑出血相对少见,但事实上,脑出血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往往更高,发病也更凶险。面对这两种疾病,普通人该如何识别?一旦发生,又该如何正确抢救?

一、脑出血与脑梗:哪种更凶险

脑出血和脑梗虽然都是脑血管疾病,但发病机制和危险程度截然不同。

脑出血:指脑内血管破裂,血液直接进入脑组织,形成血肿压迫周围神经和血管。由于出血速度快、颅内压骤升,患者往往在短时间内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甚至迅速昏迷。脑出血的致死率高达30%-50%,即使存活也可能遗留严重残疾。

脑梗:指脑部血管堵塞,导致血流中断,脑组织因缺血缺氧而坏死。脑梗的发病相对缓慢,症状可能逐渐加重,但大面积梗死同样会危及生命。脑梗的致残率较高,但致死率略低于脑出血。

关键区别:

脑出血起病急、进展快,短时间内即可致命;

脑梗起病相对缓慢,但大面积梗死同样危险。两者均需紧急处理,但脑出血的抢救时间窗更短,对医疗干预的要求更高。

二、如何快速识别脑出血与脑梗

脑出血和脑梗的症状虽有重叠,但仍有细微差别。掌握“FAST”原则(适用于脑梗)和脑出血的特殊表现,有助于早期识别。

脑梗的常见症状(FAST原则)

F(Face,面部):面部不对称,一侧嘴角歪斜或下垂;

A(Arm,手臂):一侧手臂无力或无法抬起;

S(Speech,言语):说话含糊不清或无法理解他人语言;

T(Time,时间):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争取黄金抢救时间。

脑出血的特殊表现

突发剧烈头痛:常被形容为“一生中最严重的头痛”,可能伴随恶心、呕吐;

意识障碍:迅速出现嗜睡、昏迷,甚至抽搐;

血压急剧升高:收缩压常超过180mmHg;

颈部僵硬:脑膜刺激征阳性(需医生检查确认)。

注意:若患者同时出现剧烈头痛+神经功能缺损(如肢体无力、言语障碍),脑出血的可能性极大,需立即就医。

三、突发脑出血或脑梗,如何正确抢救

保持冷静,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不要试图自行开车送医,救护车配备专业设备,可途中监测生命体征并给予初步处理。清晰告知调度员患者的症状(如“突然昏迷”“剧烈头痛伴呕吐”),以便医院提前准备。

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

让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道导致窒息。若患者佩戴假牙,需及时取出。

不要随意喂水或服药

脑出血患者可能因颅内压升高出现呕吐,此时喂水可能加重误吸风险;在未确诊为脑梗前,切勿自行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否则若为脑出血则可能加重病情(需医生判断后用药)。

记录发病时间

精确记录患者出现症状的时间(如“10:30突然倒地”),这对医生选择治疗方案(如溶栓或手术)至关重要。

避免移动患者

除非环境危险(如火灾、漏电),否则不要随意搬动患者,尤其是怀疑脑出血时,移动可能加重出血。

四、脑出血与脑梗的预防策略

控制“三高”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的共同元凶。建议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药,目标血压控制在<140/90mmHg。

高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应<2.6mmol/L(高危人群需更低)。

高血糖: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目标<7%。

健康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饮酒过量易导致血压波动。

低盐低脂饮食:每日盐摄入量<5克,减少动物内脏、油炸食品摄入。

适度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

定期筛查高危人群

有脑卒中家族史、长期吸烟、肥胖或患有房颤的人群,建议每年进行颈动脉超声、头颅MRI等检查。

结语

脑出血和脑梗都是危及生命的急症,但脑出血因其起病急、进展快,往往更凶险。普通人可通过识别典型症状(如突发剧烈头痛+神经缺损)、掌握急救原则(保持呼吸道通畅、记录发病时间)来提高生还几率。更重要的是,通过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和养成健康习惯,从源头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记住:时间就是大脑,每一秒的延误都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