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充沛  单位: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 重症医学科  发布时间:2025-10-22
20

脓毒血症是重症监护室的“隐形杀手”,由感染引发全身炎症反应,可快速进展为器官衰竭,全球每年致死超千万,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或免疫低下人群尤易中招。抢救核心是抢时间、抓重点,每个环节的细节都可能决定生死,以下是临床必须严守的准则。

一、早识别:抓住黄金1小时

脓毒血症抢救的关键是尽早识别,医学强调1小时集束化治疗,因感染进展为严重脓毒血症时,每延迟1小时干预,死亡率上升7%-10%。

识别需关注感染+全身异常:体温>38.3℃或<36℃、心率>90次/分、呼吸>20次/分,或意识突然模糊,如老人不认人、年轻人嗜睡;实验室检查中,白细胞计数异常(过高/过低)、血乳酸>2mmol/L(提示组织缺氧)是重要指标。只要有明确感染史,如肺炎、尿路感染、皮肤脓肿+上述信号,立即启动抢救,绝不拖延。

二、液体复苏:补够且补对

脓毒血症会导致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如同“水管缺水,器官断供”,液体复苏是恢复器官灌注的关键。

复苏首选晶体液:生理盐水、平衡盐溶液,而非胶体液,如白蛋白;性价比更高且更安全。初始需在3小时内输注30ml/kg晶体液,但绝非“越多越好”,需同步监测效果:每小时尿量≥0.5ml/kg、收缩压≥90mmHg、乳酸下降,这些指标反映器官是否获血。若补液后无效,需警惕肺水肿、心衰等液体过载风险,及时调整方案。

三、抗菌治疗:快用不盲用

抗菌药物是对抗脓毒血症的核心,但需严守及时+精准原则:识别后1小时内必须用药,用药前需先留取感染标本(血、尿、痰等),明确致病菌。

初始按感染部位(肺、腹腔、泌尿系统等)和当地细菌耐药情况,选广谱抗菌药物覆盖可能致病菌;待培养结果出炉,立即换针对性窄谱药物,避免耐药。同时需按肝肾功能调药量:肾衰者减少经肾排泄药物剂量,肝异常者避开肝损药物,防止药物蓄积伤器官。

四、器官支持:缺啥补啥保功能

脓毒血症最凶险的是多器官衰竭,肺、肾、心脏、胃肠道均可能受累,器官支持是为恢复争取时间。

呼吸支持:血氧低时先高流量吸氧,无效则用无创呼吸机,严重时气管插管接有创呼吸机,辅助气体交换;循环支持:补液后血压仍低,用去甲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物收缩血管、稳血压,保障脑、心供血;肾支持:肾衰者尿量极少、血钾高或毒素蓄积时,启动血液净化排毒素、减肾负担。此外,病情稳定后尽早肠内营养,保护胃肠道黏膜,避免感染扩散。

五、动态监测:实时调方避误判

脓毒血症病情变化极快,可能1小时内从稳定转为恶化,动态监测是抢救的“导航仪”。

监测内容包括:基础生命体征,每小时测血压、心率、呼吸、体温;实验室指标,每4-6小时查血常规、乳酸、血气分析、肝肾功能、电解质;器官功能指标,呼吸机参数、尿量、中心静脉压;比如乳酸持续升高提示缺氧未改善,需调补液量或血管活性药物;血气示酸中毒要及时纠酸碱,血钾异常需立即处理,避免因信息滞后误判。

六、并发症预防:防患于未然

脓毒血症患者免疫力弱,抢救中易出现新并发症,可能成为“压垮患者的最后一根稻草”,预防至关重要。

常见并发症如应激性溃疡、深静脉血栓、继发感染,需常规用抑酸药护胃黏膜,穿抗血栓袜或用低分子肝素防血栓,操作严格无菌,定期翻身拍背、做口腔护理,减少细菌滋生。同时严控有创操作指征,避免额外感染风险。

七、后续管理与预防:不松劲、早规避

抢救成功不代表结束,脓毒血症患者后期易出现营养不良、肌肉萎缩、认知障碍,需持续管理:营养从肠内开始逐步加量,保证蛋白和热量;病情稳定后尽早启动康复:床上翻身、被动按摩到站立行走,避免肌肉流失;定期随访器官功能,监测远期损伤。

更重要的是预防:控制糖尿病、慢性肺病等基础病,减少感染风险;皮肤伤口及时消毒,避免细菌扩散;感冒、肺炎等感染性疾病早规范治疗,不拖成重症。普通人了解预警信号,发现感染或全身不适及时送医;医护严守抢救要点,精准快速干预,就能大幅提高生存率,让“隐形杀手”无处遁形。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