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阙俊杰  单位:成都东区医院  发布时间:2025-10-22
45

在骨科门诊,腰腿痛是最常见的就诊原因之一,而腰椎间盘突出症正是背后的主要“元凶”。据统计,我国约有2亿人存在腰椎问题,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高达18%,且呈年轻化趋势,所以了解其发病机制、症状特点及治疗方式,对预防和应对至关重要。

一、“弹簧垫”失灵了:椎间盘为何会突出?

腰椎间盘就像腰椎间的“弹簧垫”,由外层坚韧的纤维环和内部柔软的髓核组成,类似轮胎的“外胎”与“内胎”——纤维环负责包裹保护,髓核则缓冲震荡、维持腰椎活动度。正常情况下,这个“弹簧垫”能承受身体压力,但当纤维环出现裂纹或破裂时,髓核会像“内胎漏气”一样向外突出,压迫周围神经根,引发疼痛不适。导致“弹簧垫”失灵的诱因主要有三类:

1.退变老化:随年龄增长,纤维环弹性下降,如老化轮胎易开裂,这是50岁以上人群发病的主因;

2.不良姿势与劳损:长期久坐、弯腰搬重物、低头看手机等,让腰椎持续承受超范围压力,加速纤维环磨损,这是年轻人发病的首要因素;

3.急性损伤:摔倒、车祸等导致腰部突然受力或剧烈扭转,可能直接造成纤维环破裂、髓核急性突出。

很多人误以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只有腰痛,其实典型症状是放射性坐骨神经痛,表现为从腰部出发,沿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延伸到脚底的“串电样”疼痛,常伴随麻木、无力。这是因为突出髓核压迫了支配下肢的神经根,压迫位置不同,症状范围也不同。需警惕的是,若出现大小便失禁、肛周麻木,可能是髓核压迫马尾神经的“马尾综合征”,属于急症,需立即就医,否则可能导致永久性神经损伤。

二、阶梯化治疗:八成患者无需“动刀子”

多数人听到“椎间盘突出”就想到手术,其实80%以上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即可缓解症状,治疗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阶梯原则,分三级:

1.基础治疗:急性期优先绝对卧床休息,疼痛缓解后搭配腰背肌锻炼,如小燕飞、五点支撑,同时调整日常姿势,如坐时加腰垫、避免单肩背重物;

2.药物治疗:疼痛明显时,可短期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伴肌肉痉挛加用肌肉松弛剂;神经根水肿明显时,在医生指导下用脱水剂;

3.物理与封闭治疗:理疗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牵引治疗需在医院进行,通过外力拉开椎间隙减轻神经根压迫;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硬膜外封闭治疗,将消炎镇痛药物注入病变部位快速止痛。保守治疗通常需坚持4-8周,期间需定期复查,避免盲目追求“快速根治”。

三、手术时机与微创选择:何时该果断出手?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需及时考虑手术,避免神经损伤加重:保守治疗4周以上无效且疼痛持续加重、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出现进行性肌力下降,如脚趾无法抬起、脚踝无力;出现大小便障碍、肛周麻木等马尾综合征表现;突出髓核较大、神经根严重受压,且影像学检查显示神经受压明显。

目前手术以微创技术为主,椎间孔镜手术最常用——通过直径仅0.7厘米的小孔,在高清内镜下摘除突出髓核,无需打开椎板,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微创,需医生根据突出位置、大小及神经压迫情况综合判断,部分严重病例需传统开放手术稳定腰椎结构。

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非“不治之症”,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日常避免久坐久站、坚持腰背肌锻炼,能有效降低发病风险;若出现腰腿痛,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遵循“先保守后手术”原则,多数人能恢复正常生活,无需过度恐慌。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