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吕思云  单位: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24
3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当心脏无法有效地泵血以满足身体的需求时,就会发生心力衰竭。而且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差、医疗花费高,给社会及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实际上,心衰是可以预防、可以治疗和控制的疾病,而容量管理,作为心衰护理干预的核心策略之一,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什么是心衰容量管理?

一般来说,容量管理即是对“水、盐的管理”,大部分心衰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能力普遍低下,患者往往由于饮水过多、摄取钠盐过多等因素导致体液平衡失控,导致心衰加重和反复住院。

二、怎么进行心衰容量管理,并打造“液体收支平衡表”?

①限制水、盐的摄入

对于心衰患者来说,合理控制每天的饮水量和盐摄入量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避免体内液体过多,减轻心脏的负担。

首先,来说说饮水量的控制。这并不是要让患者完全不喝水哦,而是要找到一个既能满足身体基本需要,又不会让心脏负担过重的平衡点。一般来说,如果体重小于85公斤,每天的饮水量可以按照30毫升/公斤来计算;如果体重超过85公斤,那每天的饮水量就是35毫升/公斤。这样,既能保证身体的水分需求,又能避免心脏“超负荷”工作。

其次,再来说说盐的摄入量控制。盐吃多了,会让身体里的液体潴留,增加心脏的负担。所以,心衰患者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来控制盐的摄入量。轻度心衰的患者,每天吃的盐不要超过5克;中度心衰的患者,每天吃的盐不要超过2.5克;而重度心衰的患者,每天吃的盐更是要控制在1克以内。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心脏,让身体更健康。

②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打造“液体收支平衡表”

要打造“液体收支平衡表”,首先需要准确记录每日的液体摄入量。这包括饮用水、饮料、汤品、粥类以及食物中的水分等。建议使用带有刻度的水杯和量具,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同时,还要注意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以免增加心脏负担。建议将每日的液体摄入量控制在医生推荐的范围内,并根据自己的病情变化适时调整。

其次,还需要关注每日的液体排出量。这主要包括尿量、大便中的水分以及通过皮肤蒸发的汗液等。建议使用带有刻度的尿壶或量杯来准确测量尿量,并注意观察大便的性状和量,以便估算其中的水分含量。对于出汗较多的患者,也要适当估算汗液的排出量。通过记录每日的液体排出量,可以了解自己的液体排出情况,为调整液体摄入量提供依据。

最后,完成每日液体摄入量和排出量的记录后,就可以制作自己的“液体收支平衡表”了。我们可以用一个记事本或者手机进行记录,并在一天结束时汇总全天的总量。将每日的液体摄入量和排出量分别记录在表格中,并计算两者的差值,具体示例见下图。如果差值过大或过小,都需要及时咨询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③体重管理的落实

建议每日清晨空腹称重,并记录在“液体收支平衡表”中。因为体重的日常监测就像是我们身体的“晴雨表”,能够帮助我们及时了解身体内液体量的变化。当心脏功能不佳时,身体可能会像蓄水池一样积聚多余的液体,导致体重悄然增加。如果一周内体重快速增长,比如3天内就增加了2公斤,那可就是容量超负荷的警报信号了!这意味着心衰可能正在进一步加重,需要立即就医,可不能掉以轻心。

因此,心衰患者们要养成每天定时称重的习惯。最好固定在每天早上起床后,排空大小便,还没喝水、没吃东西的时候,穿上同样的衣服和鞋子进行称重。这样,通过观察体重的细微变化,我们就能及时发现液体积聚的迹象,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整饮食和治疗方案。

三、总结

总的来说,心衰容量管理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努力。通过持续的监测体重、合理的饮食干预和必要的治疗,心衰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减少住院的次数,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一起加油,为健康护航!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6-27
来源:​广州市番禺...
2025-06-20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
2025-05-30
来源:百色市第二人...
2025-04-01
来源:​广东省河源...
2025-03-28
来源:柳州市中西医...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02
来源:上海市白茅岭...
2025-07-04
来源:成都市金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