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彩春  单位:缙云县第二人民医院 护理部  发布时间:2025-07-04
1090

在医疗护理领域,危重病人的护理是一项极具挑战性且至关重要的任务。每一个细微的举动、每一次精准的观察,都可能成为决定患者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本文将深入剖析危重病人护理中那些容易被忽视却又能救命的细节,为护理人员及家属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助力危重病人度过难关。

1. 生命体征的精准监测

1.1 体温的动态把控

体温是反映危重病人身体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持续发热可能提示感染存在,而体温过低则可能意味着身体代谢减缓、循环功能障碍。护理人员应定时为病人测量体温,采用准确可靠的测量方法,如电子体温计或肛温测量。对于发热病人,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措施,并密切观察降温效果;对于体温过低者,做好保暖工作,调节病房温度。

1.2 心率的严密观察

心率的变化能直观反映心脏功能及全身循环状态。过快的心率可能由感染、疼痛、休克等引起,过慢则可能与心脏传导系统异常有关。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心率测量方法,通过听诊器、心电监护仪等设备准确获取心率数据。一旦发现心率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做好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如心电图、心脏超声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1.3 呼吸频率与模式的深度关注

呼吸频率和模式是评估病人呼吸功能的重要依据。呼吸急促可能提示呼吸系统疾病、代谢性酸中毒等,呼吸过慢则可能与药物中毒、脑部病变有关。异常的呼吸模式,如潮式呼吸、间歇呼吸等,都预示着病情危重。护理人员要时刻留意病人的呼吸情况,观察呼吸的深度、频率和节律,如有异常及时处理,如给予吸氧、调整呼吸机参数等。

2. 管道护理的严谨操作

2.1 胃管的妥善固定与通畅维护

胃管对于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和胃肠减压至关重要。护理人员要确保胃管固定牢固,防止脱出,可采用胶布双重固定或系带固定的方法。要定期检查胃管是否通畅,通过回抽胃液、注入少量空气并听诊有无气过水声等方式进行判断。每次喂食或喂药前后,都要用温开水冲洗胃管,避免堵塞。若发现胃管堵塞,切勿强行冲洗,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2 尿管的细心护理与感染预防

尿管留置期间,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尿路感染。每日清洁尿道口及周围皮肤,保持干燥。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正常尿液应为淡黄色、澄清透明。若尿液出现浑浊、血尿或有异味,应及时进行尿常规检查,并根据医嘱给予相应治疗。

2.3 引流管的规范管理与引流观察

各种引流管,如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等,在危重病人的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护理人员要确保引流管位置正确,固定良好,避免扭曲、受压。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并做好详细记录。胸腔引流液过多且呈鲜红色,可能提示有胸腔内出血;腹腔引流液浑浊且有异味,可能存在腹腔感染。

3. 心理关怀与沟通技巧

3.1 给予病人情感支持

危重病人往往承受着巨大的身体痛苦和心理压力,容易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护理人员要主动与病人交流,用温和、亲切的语言安慰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关心和温暖。在操作过程中,动作要轻柔,减少病人的不适感,同时向他们解释操作的目的和过程,增强其信任感和安全感。

3.2 与家属的有效沟通

家属是危重病人的重要支持力量,他们的情绪和态度也会影响病人的康复。护理人员要及时与家属沟通病人的病情、治疗方案和护理要点,让家属了解治疗进展。倾听家属的诉求和担忧,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持和建议,共同为病人营造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

3.3 创造积极的康复氛围

在病房内,可以通过布置温馨的环境、播放舒缓的音乐等方式,为病人创造一个积极、轻松的氛围。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对于意识清醒的病人,可以引导他们进行一些简单的肢体活动或深呼吸练习,促进身体恢复。

结语

危重病人的护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护理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的责任心。从生命体征的精准监测到管道护理的严谨操作,再到心理关怀与沟通技巧的运用,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病人的生命安全和康复进程。家属也应积极配合,给予病人充分的关爱和支持。只有医患携手、共同努力,才能为危重病人争取更多的生存机会,助力他们早日战胜病魔,重归健康生活。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