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庆国  单位: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24
550

上肢骨折是常见的运动损伤或意外伤害。骨折后,医生通常会采用石膏固定或手术内固定治疗,但长期制动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和功能受限。因此,科学合理的康复锻炼至关重要。

上肢骨折康复的基本原则  

在制定锻炼计划前,需遵循以下原则,确保康复安全有效:  

1. 分期锻炼,循序渐进  

急性期(0-2周):以消肿、止痛为主,避免主动活动骨折部位。  

稳定期(2-6周):在医生允许下开始轻柔的关节活动。  

恢复期(6-12周):逐步增加力量训练和功能性练习。  

2. 个体化方案  

根据骨折类型、愈合情况和个人体质调整锻炼强度。  

3. 无痛原则  

锻炼时若出现剧烈疼痛,应立即停止并咨询医生,尤其是肘关节骨折脱位后,切忌暴力锻炼,导致肘关节周围严重的骨化性肌炎。  

4. 结合理疗  

冷热敷、电刺激、超声波等物理治疗可辅助消肿和肌肉激活。  

分阶段康复锻炼方法  

阶段1:急性期(骨折后0-2周)  

目标:减轻肿胀,维持未固定关节的活动度。  

适合的锻炼:  

1. 手指活动

缓慢做握拳-伸指练习,每天3组,每组10次。  

用健侧手辅助轻柔拉伸患侧手指。  

2. 肩关节悬垂摆动  

身体前倾,让患侧手臂自然下垂,做小幅度的前后、左右摆动,避免用力。  

3. 冷敷与抬高  

每次锻炼后冰敷15分钟,减少肿胀。  

禁忌:严禁直接活动骨折部位或负重!  

阶段2:稳定期(骨折后2-6周)  

目标:逐步恢复关节活动范围,防止僵硬。  

适合的锻炼:  

1. 腕关节活动  

轻柔旋转手腕,顺时针和逆时针各10圈。  

用健侧手辅助患侧手腕做背伸和掌屈动作。  

2. 肘关节屈伸  

坐在桌前,前臂平放,缓慢屈肘至最大角度(以无疼痛或轻微疼痛为原则),再慢慢伸直,切忌暴力屈伸锻炼肘关节。  

3. 钟摆练习  

弯腰90度,患臂自然下垂,画小圈(直径约30cm),每天2组,每组10次。  

注意事项:  

需在医生确认骨折初步愈合后进行。  

使用弹力带或小哑铃(<1kg)辅助训练时,避免突然发力。  

阶段3:恢复期(骨折后6-12周)  

目标:增强肌肉力量,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适合的锻炼:  

1. 抗阻训练  

弹力带练习:固定弹力带一端,做屈肘、伸腕等动作,每组10-15次。  

轻量哑铃(1-2kg):进行二头肌弯举、侧平举等。  

2. 功能性训练  

抓握练习:用橡皮球或毛巾卷练习握力。  

推墙训练:双手撑墙,做小幅度的俯卧撑动作,强化上肢整体力量。  

3. 柔韧性训练  

用毛巾辅助拉伸肩关节,每次保持20秒。  

进阶建议:  

若恢复良好,可逐步尝试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  

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  

1. 避免过早负重  

例如桡骨远端骨折后,6周内严禁提重物(>2kg),否则可能移位。  

2. 警惕“过度静养”  

长期不动会导致关节粘连,应尽早开始安全范围内的活动。  

3. 疼痛管理  

锻炼后轻微酸痛正常,但持续剧痛需就医。  

4. 营养支持  

补充蛋白质(如鸡蛋、牛奶)、钙(如绿叶菜)和维生素D,促进骨愈合。  

何时需要就医复查

出现以下情况时,提示康复异常,需及时就诊:  

锻炼后骨折处疼痛加剧或出现异常响声。  

手指、手腕持续麻木(警惕神经压迫)。  

关节活动度长期无改善(2周内无改善,需康复科介入)。  

上肢骨折后的科学锻炼需分阶段进行:急性期注重保护,稳定期逐步活动,恢复期强化功能。遵循无痛原则,结合理疗和营养,多数患者可在3-6个月内恢复接近正常功能。康复期间务必与医生保持沟通,切勿盲目模仿网络上的高强度训练。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