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波  单位: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10
1057

在口腔的江湖里,溃疡是个常见的“小坏蛋”。它时不时就来串个门,疼得你吃不好喝不下,但大多数时候,过个一两周它就灰溜溜地走了。可要是这个“小坏蛋”长期赖着不走,甚至变本加厉,那可就得小心了——它可能是披着溃疡外衣的“大恶魔”口腔癌。

    普通溃疡:疼得厉害,规矩又守时。普通溃疡一般是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整齐清楚,像被小刀精心切割过一样,基底部比较平滑,摸起来柔软,而且疼痛感很明显。就像个急性子的淘气包,一般1-2周内自愈,就算不治疗,也会按时“下班”。

    癌性溃疡:不怎么疼,邋遢又顽固。癌性溃疡可就难看多了,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边缘隆起呈凹凸不平状,溃疡底部粗糙不平,呈颗粒状,摸起来会感觉有些硬。而且它很顽固,长时间不愈,通常超过两个月都不见好转,还固定在一个位置,不会换地方。早期可能不疼或疼痛感较低,等到疼起来时,往往病情已经比较严重了。

警惕:口腔癌的伴随症状

    口腔里突然冒出不明原因的肿块,表面粗糙、质地坚硬、边界不清,就像个不速之客,不仅不受欢迎,还可能是危险信号。这些肿块可能逐渐长大,还伴有疼痛或不适感。口腔癌很狡猾,它会偷偷转移到附近的淋巴结,导致颈部淋巴结肿大。如果发现脖子上有不明原因的肿块,质地硬、无压痛、活动性差,那可能是癌症转移的信号,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它会破坏神经,引发疼痛、麻木或感觉异常。这种疼痛不局限于某个部位,还会扩散到口腔周围,甚至引起头痛、耳痛等。肿瘤还会侵犯血管,导致血管脆弱易破裂出血,可能出现在牙龈、舌头或其他部位,就像水龙头没拧紧,时不时就渗出水来。

高危人群:你是不是“被盯上”的那个?

    长期吸烟和饮酒就像在口腔里埋了颗定时炸弹。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和酒精会不断刺激口腔黏膜,增加癌变风险。口腔卫生差的环境就像给细菌和病毒开了个豪华套房,让它们在里面肆意繁殖。牙菌斑、牙结石堆积,会不断刺激口腔黏膜,增加炎症和癌变风险。从来不刷牙或刷牙马马虎虎的人,口腔癌风险可以比常人高1-2倍。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口腔癌的发生密切相关。HPV病毒会整合到口腔黏膜细胞的基因组中,导致细胞异常增殖。有研究表明,HPV感染者的口腔癌风险比未感染者高2-3倍。家族遗传就像一把双刃剑,如果家族中有口腔癌患者,那么其他成员患口腔癌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这可能与基因易感性有关,携带某些易感基因的人群,口腔癌风险比普通人群高3-4倍。

诊断:揪出口腔癌的“真面目”

    病理活检是诊断口腔癌的“火眼金睛”。医生会从可疑病变处取一小块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如果发现细胞异常增殖、核分裂相增多等特征,就可以确诊为口腔癌。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清晰显示肿瘤的大小、位置、侵犯范围等信息。就像给口腔拍了个透视照,帮助医生正确判断和精准治疗。

预防:把口腔肿瘤拒之门外

    戒烟限酒是预防口腔癌的关键一步。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和酒精会不断刺激口腔黏膜,增加癌变风险。戒烟后口腔癌风险会逐渐降低,5-10年后可能与非吸烟者相当。每天至少刷牙两次,定期洗牙去除牙结石。就像给口腔做了一次大扫除,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环境,降低炎症和癌变风险。口腔内的残冠、残根、不良修复体等就像埋下的小地雷,会不断刺激口腔黏膜。及时去除不良刺激因素,可以保护口腔黏膜的健康。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蔬菜和水果中的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口腔组织的损伤。每天保证足够的优质蛋白摄入,有助于增强免疫力,让身体更健康。

结语:别等口腔溃疡变成癌

    口腔溃疡是小事,但长期不愈的溃疡可是大事。当口腔溃疡超过2周还不见好转,或者出现其他异常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把口腔癌这个“沉默的杀手”扼杀在摇篮里。记住,关注口腔健康,就是关注生命健康。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