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玲  单位:高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11
341

一、引言

手术对于患者来说往往是一段充满挑战的经历,而麻醉与疼痛管理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患者术后的舒适度以及康复进程。有效的麻醉能保障手术顺利进行,而科学的疼痛管理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的痛苦,促进身体恢复。本文将深入探讨麻醉与疼痛管理在实现术后舒适中的关键作用。

二、麻醉:手术顺利进行的基石

1. 麻醉方式的选择

全身麻醉:适用于大多数大型手术。患者在全身麻醉下会失去意识,感觉不到手术过程中的疼痛。麻醉医生通过静脉注射或吸入麻醉药物,使患者进入睡眠状态。全身麻醉能为手术提供良好的条件,但术后可能会有一些常见的并发症,如恶心、呕吐、嗜睡等。

局部麻醉:包括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麻醉等。局部麻醉适用于一些小型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清醒,仅手术部位失去感觉。这种麻醉方式对身体的影响较小,术后恢复相对较快,但对于疼痛耐受性较低的患者可能效果有限。

椎管内麻醉:如腰麻、硬膜外麻醉等。椎管内麻醉通过将麻醉药物注入椎管内,阻断神经传导,使下半身产生麻醉效果。常用于下腹部、盆腔及下肢的手术。

2. 麻醉的实施过程

在手术前,麻醉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身体状况、病史、药物过敏史等,以确定最适合的麻醉方案。

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根据手术进展及时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确保患者在无痛、安全的状态下完成手术。

手术结束后,麻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适当的术后镇痛处理,以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

三、疼痛管理:减轻术后痛苦的保障

1. 疼痛管理的方法

(1)药物止痛

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疼痛。

阿片类药物:如吗啡、芬太尼等,止痛效果较强,但可能会有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副作用,主要用于中度至重度疼痛。

辅助镇痛药: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可用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辅助治疗。

(2)物理止痛

冷敷:在术后早期,冷敷可以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一般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手术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天数次。

热敷:术后一定时间后,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温度一般控制在40-45℃,每次热敷15-20分钟。

按摩:适当的按摩可以放松肌肉,缓解疼痛,但要注意避免按压手术伤口。

(3)心理干预

(1)放松训练: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冥想等,帮助患者放松身心,减轻对疼痛的注意力和敏感度。

(2)心理支持:家人、朋友和医护人员的关心和鼓励能增强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有助于减轻疼痛感受。

四、多模式镇痛:优化术后疼痛管理

1. 联合用药

将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止痛效果,同时减少单一药物的副作用。例如,非甾体类抗炎药与阿片类药物联合使用,既能增强止痛作用,又能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及其副作用。

2. 超前镇痛

在手术前就开始采取镇痛措施,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和中枢敏化的发生,从而减轻术后疼痛。可以使用一些预防性的药物,如术前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等。

3. 患者自控镇痛(PCA)

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疼痛程度,通过按压自控按钮自行给药。PCA 系统能够设定合适的药物剂量和锁定时间,确保患者在需要时能及时获得止痛药物,同时又能避免过量用药。

五、结论

麻醉与疼痛管理是术后舒适的关键环节。合理选择麻醉方式,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术后通过科学的疼痛评估和有效的疼痛管理方法,如药物止痛、物理止痛、心理干预等,以及多模式镇痛的综合应用,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术后痛苦,促进身体恢复。同时,麻醉医生、外科医生和护理团队的密切协作也是保障患者术后舒适和顺利康复的重要因素。患者及其家属也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了解相关知识,共同做好术后的麻醉与疼痛管理,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加速康复进程。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