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涛  单位:泸定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02
382

“小心轻放!”供应室护士接过装着电子腹腔镜的专用箱,箱内那件闪着银光的器械,镜头连接着比发丝还细的光纤束,任何细微损伤都可能导致手术画面失真。传统高温灭菌如同烈火考验,而这里的低温灭菌系统,正以堪比呵护古董钟表的细心,为每件精密器械定制安全的灭菌方案。

低温灭菌的核心原理与技术优势

低温灭菌并非简单降低温度,而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在低温环境下破坏微生物的代谢系统与遗传物质。以环氧乙烷灭菌为例,这种无色气体能穿透塑料、橡胶等复杂材质,与微生物蛋白质、DNA发生烷基化反应,使其失去繁殖能力。相较于高温灭菌时121℃以上的蒸汽环境,环氧乙烷灭菌通常在37~63℃之间进行,这对不耐热的光纤镜头、电子传感器而言是生存福音。

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则展现了另一种科技智慧。在真空腔体中,过氧化氢液体被汽化成等离子体,这些高能粒子不仅能分解细菌细胞壁,还能在低温(约50℃)下完成灭菌循环。这种技术特别适合腹腔镜、输尿管镜等带有细长管道的器械,其强穿透性可深入器械内部3mm的管腔,且灭菌后无残留,避免了化学物质对患者的潜在刺激。

供应室低温灭菌的标准化操作流程

供应室的低温灭菌操作堪称医疗精密工程,每一个环节都需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当精密器械送达供应室后,专业护士首先会进行预处理,用多酶清洗剂配合软毛刷刷洗器械表面,对于管腔类器械则使用高压水枪反复冲洗,确保血液、黏液等有机物完全清除。这些有机物如同微生物的保护伞,若残留会直接影响灭菌效果。

以环氧乙烷灭菌为例,预处理后的器械会被整齐摆放在专用灭菌柜中,彼此保持1~2cm的间距,避免形成气体流通死角。护士需精确计算灭菌柜的装载量,通常不超过容积的80%,以保证环氧乙烷气体均匀分布。灭菌过程分为预热、加药、灭菌、通风四个阶段,其中灭菌阶段需在设定温度下维持4~12小时,具体时间根据器械材质和包装类型调整。值得注意的是,灭菌结束后并非立即使用,而是需要经过解析环节,通过高温通风将器械表面残留的环氧乙烷降解至安全浓度以下,这一步对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的操作则更依赖设备智能化。护士将器械放入特制的金属托盘,确保管腔器械接口朝上,以利于气体穿透。灭菌腔门关闭后,系统会依次进行真空抽气、注入过氧化氢、产生等离子体等步骤,整个循环约需28~75分钟。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灭菌周期短,且无须复杂的通风解析,但对器械干燥度要求极高。若器械表面残留水分,会形成等离子体屏蔽效应,导致灭菌失败。

低温灭菌中的质量控制与风险防范

低温灭菌的效果监测是保障医疗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供应室护士会采用物理、化学、生物三重监测手段:物理监测即记录灭菌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是否符合设定值,化学监测则通过观察灭菌指示卡的颜色变化,直观判断器械是否经历了完整的灭菌过程,而生物监测最为严格,护士会在灭菌包中放入含有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的生物指示剂,灭菌后将其放入培养箱,若48小时内指示剂不变色,才证明灭菌彻底。

操作中的风险防范同样不容忽视。环氧乙烷具有可燃性和毒性,供应室必须配备独立的通风系统,护士在操作时需佩戴防毒面具和防化手套,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时,若器械含有木质、棉纤维等材质,可能因吸水导致灭菌失败,因此灭菌前的材质核查至关重要。每一台低温灭菌设备都需定期进行维护校准,就像给汽车做保养一样,确保温度传感器、压力阀等关键部件运行精准。

在供应室的精密流程里,低温灭菌是对器械的温柔守护,更是对生命的郑重承诺。护士们用标准化操作呵护每一件器械,以三重监测筑牢安全防线,让精密器械在无菌状态下保持最佳性能,为手术安全保驾护航,让每一次使用都成为对生命的可靠守护。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