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其主要是指髋部骨折,具体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又称股骨转子骨折,发生在股骨颈基底至股骨转子粗隆间的骨折,多由外伤等直接暴力作用所致,或由高处坠落伤、机器扭转伤等间接暴力作用所致。对于此类骨折,其主要发生于具有骨质疏松症的高龄患者,体质相对较弱,且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或脑梗塞等病史。一旦出现此类骨折,将会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无论采取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后期风险均较高。因此,术前需认真进行评估,尽可能降低手术风险。
股骨粗隆间骨折概述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发生在老年人比较常见的一种骨折,是因为走路摔倒以后,髋部着地和地面直接撞击引起的,大部分病人有骨质疏松的情况,所以骨折都会有粉碎,受肌肉的牵拉还会移位,因为这个部位血运比较丰富,所以愈合是没有问题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典型的症状表现包括大腿肿胀、患肢疼痛、皮下淤血、患肢畸形等,也可表现为髋关节活动障碍、下肢短缩、下肢外旋、畸形等。严重者可有血管、神经的损伤,或者产生剧痛和出血,早期可合并外伤性休克,需尽快就诊治疗。主要通过手术来治疗,效果良好,如果治疗及时,一般对生活质量影响不大。
股骨粗隆间骨折病因
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其容易发生于60岁以上老年群体,由于其钙流失,骨质疏松严重,骨折多因受到暴力后发生,其受到间接暴力后易导致骨折的发生。与此同时,还容易发生在更年期以后的女性群体,女性骨密度随更年期的到来逐渐减小,女性患者因骨头更加的脆弱,其受到低能量冲击后,身体任何部位都易发生骨折。对于此类骨折,多由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包括重物打击、车轮碾轧、火器性伤、高处坠落伤、机器扭转伤等。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诱发因素主要包括骨质疏松等,髋部骨组织以松质骨为主,负重量大,骨质疏松时,骨小梁数量减少,股骨髋部生物力学结构削弱,承受力降低。一旦遭受轻外力(包括转身与滑倒等),髋关节旋转内收、股骨颈受到旋转和纵轴冲击力后便容易引发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对于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两种方案。保守治疗的办法,可以选用严格的卧床休息,或者是骨牵引进行治疗,手术的治疗方案一般可以选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可以选用钢板,也可以选用髓内针,来固定骨折部位即可。对于体质比较弱的病人可以保守治疗,卧床休息2-3个月,保守治疗的并发症就是髋内翻,将来走路跛行。如果身体条件允许的,可以尽早做微创手术治疗,通过髓内钉把骨折固定好,这样恢复的比较快,也便于在床上进行护理。如果不积极治疗,长期卧床则容易导致疼痛加重,进而引起心脑血管疾病,还容易引发坠积性肺炎和褥疮。在实际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时,医生应对患者全身情况多加注意,并要对外伤性休克有效预防和治疗。具体来说,需要对骨折进行急救处理,在现场严禁脱鞋和脱裤,要避免做不必要的检查,并采用简单有效的方法进行临时固定,快速送到医院。在实际治疗时,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药物治疗
在采用药物治疗方法时,可以口服药物,具体包括活血祛瘀、接骨续筋的中成药。与此同时,还可以采用云南白药胶囊,其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的功效。此外,还可以采用接骨七厘胶囊,其有着活血化瘀、接骨止痛的功效,可以用于跌打损伤、续筋接骨、血瘀疼痛。
(二)手术治疗
在手术治疗过程中,主要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该方法对于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显著功效。一旦老年人卧床时间过长,容易引起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极易出现心脑血管意外,因此对于能耐受麻醉和手术的老年患者宜早期手术,尽早离床。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和预防
(一)日常监测
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有效监测病情,具体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监测工作。首先,自我监测,明确股部肿胀与疼痛情况。在牵引治疗过程中,应合理调整牵引重量,并对牵引力线的方向多加注意。与此同时,需要对股四头肌、踝关节、趾关节加强功能锻炼。其次,并发症监测,需要明确足趾麻木、活动情况、血液循环情况和皮肤压疮情况,一旦有不适症状,需要及时进行救治。
(二)饮食护理
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日常饮食过程中,需要确保平衡膳食,保持大便通畅。对于患者日常饮食,建议可以适量食用强肾壮骨的食物,包括木耳、黑芝麻、黑豆、山药以及莲子等,可以有效促进骨折愈合。
(三)功能锻炼
术后患者需要有效加强功能锻炼,具体可以从术后的第2天开始,先练习股四头肌收缩及踝关节、跖趾关节屈伸活动。当小腿及足出现肿胀时,可以适当按摩。在第3周,患者应直坐床上,用健足蹬床,并用两手扶床练抬臀,使身体离开床面,使髋、膝关节开始活动。
(四)预防
为了有效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需要避免受到外伤暴力,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以及劳动规程,在工作中应集中注意力,避免出现外伤情况。此外,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加强活动锻炼,以此来有效强健骨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