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礼维  单位:彭州市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15
999

拿到尿检报告,看到 “潜血阳性” 几个字,很多人会心里一紧,担心是不是肾脏出了大问题。其实,潜血阳性只是一个提示信号,背后可能是生理原因,也可能是疾病因素,不能一概而论。接下来,我们就一步步弄清楚潜血阳性到底是怎么回事,哪些情况需要重视,以及该如何应对。1.先搞懂:什么是潜血阳性?1.1 潜血阳性≠尿液里有血

我们肉眼看到的血尿,是尿液中红细胞数量较多导致的。而潜血阳性,是通过化学方法检测到尿液中存在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这些是红细胞或肌肉细胞破坏后释放出的成分。也就是说,潜血阳性时,尿液里可能并没有完整的红细胞,用显微镜也未必能看到红细胞。

1.2 检测结果可能受多种因素干扰

尿检中潜血检测的原理,是利用化学试剂与血红蛋白发生反应。但有些物质可能干扰这个反应,比如尿液中维生素 C 含量过高,就可能让检测结果出现假阴性;还有些药物,像阿司匹林,也可能影响检测准确性。所以,一次潜血阳性不能直接判定身体有问题。

1.3 阳性程度有轻有重

报告上的潜血阳性通常会用 “+” 号表示,“+” 越多,说明检测到的血红蛋白等成分可能越多。但这和病情严重程度不一定直接挂钩,比如 “++” 可能只是暂时的生理现象,而 “+” 也可能隐藏着需要关注的疾病。

2.哪些情况会导致潜血阳性?2.1 不用紧张的生理情况

剧烈运动后,身体代谢加快,肌肉细胞可能轻微受损,释放出肌红蛋白,导致潜血阳性。女性在月经期间,经血可能混入尿液,也会出现潜血阳性。另外,长时间憋尿、发热等情况,也可能让尿检出现潜血阳性,这些通常在身体状态恢复后就会消失。

2.2 需要警惕的泌尿系统问题

肾脏是过滤尿液的重要器官,如果肾小球出了问题,比如患上肾小球肾炎,红细胞可能透过受损的肾小球进入尿液,导致潜血阳性。输尿管、膀胱或尿道出现炎症、结石时,黏膜容易受损出血,也会引起潜血阳性。还有膀胱肿瘤等疾病,也可能以潜血阳性为早期信号。

2.3 其他系统疾病也可能有关

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会影响凝血功能,可能导致身体各个部位出血,尿液中也可能出现潜血。另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累及肾脏,进而出现潜血阳性。

3.发现潜血阳性后该怎么办?3.1 先回顾近期身体状态

去医院复查尿常规前,应先回想近期的身体状况,例如是否进行过剧烈运动、有无感冒发热,女性还需注意是否处于月经期,因为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检查结果。

3.2 及时做进一步检查

如果复查尿常规结果仍为潜血阳性,或伴有尿频、尿急、尿痛、腰痛、浮肿等症状,就需要及时做进一步检查。进一步的检查可能包括尿沉渣镜检,以观察尿液中是否存在红细胞;肾脏和膀胱B超检查,以排查是否存在结石或肿瘤;必要时,还需检查肾功能,以了解肾脏的过滤功能是否正常。

3.3 遵医嘱采取应对措施

根据医生诊断,如果异常是由生理因素引起的,通常无需特殊治疗,调整生活习惯即可改善,例如运动后适当休息、保证充足饮水。但如果是由疾病引起的,则需针对具体病因治疗。例如,尿路感染需使用抗生素,结石问题需采取排石治疗,而肿瘤则可能需要手术或其他治疗。

结语总的来说,尿检报告里的潜血阳性只是一个需要关注的信号,不是最终的疾病诊断。发现潜血阳性后,既不要过度恐慌,也不能掉以轻心。先回顾自身情况,及时复查,再根据医生的建议做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后采取相应措施。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及时发现、正确处理,潜血阳性相关的问题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不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