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有一种“身体警报”常被当成“小毛病”:加班到下午三点,头晕手抖;晨跑后眼前发黑;减肥期少吃饭心慌……这很可能是低血糖在“亮红灯”!掌握正确应对方法,或能拯救生命。
什么是低血糖?为什么很危险
简单来说,低血糖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浓度过低了(普通人:< 2.8 mmol/L ;糖尿病患者:≤ 3.9 mmol/L )。
如果把大脑比作一台精密计算机,那么血糖就是它的“电力”。一旦“电力”供应不足,计算机就会开始运行缓慢、出错,甚至直接“黑屏”死机。因此,低血糖会导致意识模糊、昏迷,并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致命风险。
识别信号:低血糖的“预警系统”
1.轻中度症状(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心慌手抖:心跳加速,手不由自主地颤抖。
大汗淋漓:突然出冷汗,尤其是手心、额头和脖子后方,皮肤冰凉。
强烈的饥饿感:感觉饿得发慌,胃里空空的。
头晕乏力:站不稳,眼前发黑,浑身没劲。
面色苍白:脸色看起来没有血色。
焦虑易怒:莫名其妙地感到心慌、烦躁、发脾气。
2.重度症状(大脑“断电”的警告)当早期信号被忽略,低血糖加重会出现:
行为异常:说话含糊不清、答非所问,像喝醉了一样。
注意力涣散:目光呆滞,无法集中精神。
困倦嗜睡:极度疲劳,怎么都睡不醒。
抽搐或惊厥:身体不自主地抽动。
意识丧失:昏迷,无法被唤醒。这是最危险的情况!
黄金自救法则:“吃15-20,等15-20”
当你感觉到上述轻中度症状,且意识清醒时,请立即遵循这个黄金法则。
第一步:吃15-20克快速升糖的碳水化合物。立即进食以下任何一种食物(首选含糖):2~4颗方糖;半杯(约150毫升)普通含糖饮料(不是无糖款!);1勺蜂蜜或果酱;一小包葡萄糖片(最快最直接)。
选择原则:越快被吸收越好!蛋白质、脂肪(如巧克力、饼干)升糖速度慢,不适合急救。
第二步:休息并等15-20分钟。吃完后,安静坐下或躺下休息,等待15~20分钟。让身体有时间吸收糖分。
第三步:复测血糖并判断。15~20分钟后,如果症状缓解、血糖回升,如离下一顿饭还有1小时以上,再补充一份长效碳水化合物,如面包、饼干,以防止血糖再次下降;如果症状仍在、血糖仍低,则重复第一步,再吃15克糖,再等15分钟。
千万不要一次性吃大量食物!这会导致血糖后期飙升过高,形成“过山车”式的剧烈波动。
如何救助他人?分清情况,果断行动
遇到他人疑似低血糖,请保持冷静,按以下步骤操作:
场景一:患者意识清醒,能吞咽
1. 询问:立即上前询问:“您是不是不舒服?”如果对方是糖尿病患者,可以问:“您是不是低血糖了?”
2. 给糖:协助他服用上述提到的快速升糖食物。
3. 陪伴:让他休息,陪伴直至完全好转。
场景二:患者意识模糊、昏迷或无法吞咽。绝对禁止强行喂食或喂水!这会导致窒息或吸入性肺炎,致命!你唯一需要做的是:
1. 立即拨打120!
2.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头后坠或呕吐物堵塞。
3. 寻找药物:如果可能,寻找患者身上是否有胰高血糖素急救盒。按照说明立即为其注射或喷鼻。
4. 等待救援:守在身边,直到急救人员到来。
防大于治:如何远离低血糖
1.规律饮食:按时吃饭,不长时间空腹。
2.合理运动:运动前监测血糖,若偏低应先加餐。避免长时间空腹进行剧烈运动。
3.正确用药:糖尿病患者务必遵医嘱用药,不随意调整药量。
4.酒精限制:空腹饮酒极易诱发低血糖,尤其在使用降糖药期间。
5.常备“救急糖”:糖尿病患者和易发低血糖者,应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急救食物,并告知家人、同事急救方法。
6.佩戴标识:建议糖尿病患者佩戴医疗警示手环,写清病情和紧急联系人,方便他人施救。
低血糖虽然发作突然,但只要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就能在关键时刻化险为夷。希望这篇指导能帮你和身边人建立“低血糖防护意识”,让健康多一份保障。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