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房的时候,有患者跟我说“医生,我吃完药没多久,竟然在便便里看到了完整的药片!是不是没吸收啊?”这样的疑问并不少见。许多患者发现粪便中有未溶解的药片后,第一反应是担心药物“白吃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为什么药片会被"拉出来",以及它到底有没有起作用。
为什么药片会“整进整出”?
(一)缓释/控释制剂的设计
这类药物(如某些降压药、降糖药)的外壳或内部结构会缓慢释放药物成分,延长作用时间。药片核心或外壳可能无法完全溶解,最终以“空壳”形式排出。只要按说明书服用,药物成分已被吸收,无需担心。
(二)肠溶片“过路不溶”
肠溶片(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外壳耐胃酸,只在肠道溶解。若服药后排便过快(如腹泻),可能看到完整药片。但若频繁发生,需排查肠道吸收问题。
(三)药物本身难吸收
某些药物(如口服铁剂、蒙脱石散)仅局部作用于消化道,或仅有少量被吸收,残渣会自然排出。
看到排出的药片,该怎么办?
正常情况(无需担心):
- 排出的是多孔残渣、空壳或看起来完整但变轻的药片(轻捏可能碎掉)。
- 药物效果正常(如血压控制稳定、疼痛缓解良好)。
异常情况(需咨询医生):
- 非缓释/肠溶片完整排出:普通药片(如扑热息痛)在粪便中完整出现,可能是胃肠动力过快(如腹泻)或消化功能异常,建议咨询医生。
- 排出的药片完全没变化(和吃下去时一模一样)。
- 药物效果变差(如降压药失效、疼痛又发作)。
- 腹泻或胃肠手术可能影响缓释片吸收,需调整用药。
重要提醒:
- 绝对不能掰开、嚼碎或碾碎缓释片! 这会破坏缓释结构,导致药物突然大量释放,可能引起中毒!
- 不要自行补服! 看到排出的"药片"不代表没吸收,乱加药量可能危险。
总结:别被"假药片"吓到
如果你服用的是缓/控释片,并在便便里发现了它,先别慌!这很可能是正常现象,说明药物已经按设计缓慢释放,剩下的只是"躯壳"。
记住:
�� 缓释片必须整片吞服,不要掰开或嚼碎!
�� 观察药效比观察粪便更重要,如果症状控制良好,说明药物在正常工作。
�� 有疑问时,拍照留存排出的药片,并咨询医生或药师。
现在,你可以放心吃药,不用再盯着马桶检查"成果"啦!
( 本文仅供参考,具体用药问题请咨询医生或药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