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伟  单位:青岛市黄岛区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10
2638

生活中,不少人可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走路时膝盖突然发软,仿佛失去支撑力,差点摔倒;上下楼梯时,膝关节突然传来一阵刺痛,让人不敢继续动作……这些“小毛病”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半月板损伤的风险。

什么是半月板?为何容易受伤?

半月板是位于膝关节股骨与胫骨之间的两块“C”形软骨,分为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它的主要功能是缓冲压力、稳定关节,就像膝关节的“减震垫”。然而,由于膝关节需要承受全身重量,且活动范围大,半月板极易因外伤或长期磨损而受损。

半月板损伤的典型表现

半月板损伤的症状因人而异,但以下几种表现较为常见,需引起警惕:

膝关节疼痛:活动时加剧

疼痛是半月板损伤最直观的表现,通常位于膝关节内侧或外侧间隙(即“膝眼”附近)。疼痛特点包括:

活动诱发:上下楼梯、蹲下站起、扭转膝关节时疼痛加剧,因为这些动作会挤压损伤部位。

定位明确:患者常能准确指出疼痛位置,按压时可能伴有压痛。

夜间加重:部分患者夜间休息时疼痛更明显,可能与活动减少后炎症物质积聚有关。

膝关节肿胀:积液或炎症反应

半月板损伤后,关节内可能因炎症或出血而出现肿胀,表现为:

急性肿胀:损伤后数小时内关节迅速肿胀,皮肤温度升高,按压时有波动感。

慢性肿胀:反复损伤可能导致长期轻度肿胀,活动后加重。

伴随症状:肿胀可能伴随关节发热、发红,严重时影响屈伸活动。

膝关节弹响或交锁:碎片卡顿的“信号”

半月板撕裂后,碎片可能在关节内移动,导致以下症状:

弹响:活动时听到清脆的“咔哒”声,类似关节“打滑”,通常由碎片与骨骼摩擦引起。

交锁:膝关节突然卡住,无法伸直或弯曲,需通过调整姿势或轻微活动才能解锁。交锁是半月板损伤的典型特征,提示碎片已卡入关节间隙。

膝关节打软腿:支撑力下降

“打软腿”是半月板损伤的常见表现,尤其在以下场景中更为明显:

行走时:突然感觉膝盖无力,仿佛要跪倒在地。

上下楼梯或不平路面:膝关节因承受压力而突然“失灵”。

原因分析:半月板损伤后,关节稳定性下降,肌肉力量无法有效传导,导致支撑力不足。

活动受限:伸直或弯曲困难

半月板损伤会影响膝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表现为:

伸直困难:膝关节无法完全伸直,行走时呈轻微屈曲状态。

弯曲受限:下蹲或坐下时,膝关节无法弯曲到正常角度。

僵硬感:长时间静止后,关节活动时感觉“卡顿”或“不灵活”。

膝关节弹响或摩擦感:内部结构异常

活动时,患者可能听到或感觉到膝关节内有弹响声或摩擦感,这可能是:

碎片移动:撕裂的半月板碎片在关节内滑动,与骨骼碰撞产生声音。

软骨磨损:长期损伤导致关节软骨退化,活动时骨骼直接摩擦产生异响。

如何应对半月板损伤

及时就医:通过医生体格检查、MRI(磁共振成像)等检查明确损伤程度。

保守治疗:轻度损伤可通过休息、冰敷、支具固定、康复训练等缓解症状。

手术治疗:严重撕裂或保守治疗无效时,需通过关节镜手术修复或切除损伤部分。

康复训练:术后或保守治疗期间,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肌肉力量训练,增强膝关节稳定性。

预防半月板损伤的建议

运动前充分热身:动态拉伸、轻度有氧运动可提高肌肉和关节灵活性。

加强腿部肌肉力量:通过深蹲、靠墙静蹲等训练,增强股四头肌和腘绳肌力量。

规范运动姿势:避免突然扭转、急停等动作,减少对膝关节的冲击。

选择合适的装备:穿着支撑性好、缓冲性强的运动鞋,降低受伤风险。

控制体重:减轻膝关节负担,降低磨损风险。

半月板损伤虽常见,但并非不可预防。通过科学运动、合理防护,可有效降低损伤风险。若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打软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