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增利  单位:商丘市第六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15
1108

关节僵硬是骨科患者的常见困扰,术后制动、骨折康复或关节炎都可能导致关节活动度下降。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约40%的骨科患者因未及时锻炼出现关节挛缩。被动运动作为康复初期的重要手段,能在不依赖肌肉主动收缩的情况下维持关节灵活性。本文由骨科护士分享三个实用技巧,帮助患者安全改善关节活动度。

技巧一:肩关节“钟摆运动”——破解冻结肩

患者身体前倾约60度,健康手臂支撑桌面,患侧手臂自然下垂。由家属或健康手臂带动患肢,做前后、左右及画圆动作,幅度由小渐大,如同钟摆摆动。运动需缓慢柔和,避免主动发力,每日3组,每组10次。运动后若轻度酸胀属正常,但疼痛超过3分(0-10分量表)需立即停止。临床观察显示,坚持此运动4周的患者,肩关节前屈活动度平均改善35度。

技巧二:肘关节“滑轮牵引法”——重建屈伸功能

患者坐于适中的椅凳,患肢悬垂,手腕系软质牵引带,通过滑轮连接2-3公斤重物(如沙袋)。重力自然牵引肘关节伸展,家属可辅助轻柔按压前臂帮助屈曲。牵引重量需循序渐进,初始以0.5公斤开始,每日早晚两次,每次持续10分钟,运动后立即冰敷15分钟。配合此方法的患者,肘关节僵硬改善时间比单纯按摩缩短约2周。

技巧三:膝关节“压毛巾训练”——突破伸直障碍

患者平躺,患膝下方垫厚毛巾卷(高度约10厘米),家属双手重叠置于膝关节上方,缓慢施加向下压力,患者需完全放松腿部肌肉。当感到轻度牵拉感时保持30秒,重复5次为1组。压力需均匀持续,避免爆发力,每日4组,早晚各2次,可在踝部悬挂1-2公斤沙袋增加效果。持续训练2周的患者,膝关节伸直角度平均增加12度,行走能力显著提升。

被动运动的三大核心原则

疼痛管理:遵循“疼痛不超过2分”原则(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若运动后关节红肿持续超过2小时,或次日晨起僵硬感加重,需减少幅度或咨询康复师。

温度调控:运动前进行15分钟热敷(糖尿病患者温度控制在40℃以下),促进血液循环;运动后立即冰敷10分钟,减少炎性渗出。

呼吸配合:保持自然呼吸,避免在关节极限位置憋气。例如肩关节摆动时,可在前摆时吸气,后摆时呼气,帮助放松肌肉。

关节僵硬如同生锈的机械部件,被动运动正是那把“润滑剂”。通过科学规范的技巧应用,90%以上的患者能在4-6周内显著改善活动度。但需谨记:被动运动是康复的起点而非终点,当活动度恢复至70%以上时,需及时过渡到主动运动训练。以耐心为舟,科学为桨,共同划向功能康复的彼岸。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