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首次出现或被发现的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都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如增加孕妇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感染、羊水过多的风险,导致胎儿巨大、生长受限、早产等。不过,“糖妈妈”们不用过于慌张,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能够有效控制血糖,保障母婴健康。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妊娠期糖尿病的饮食与运动攻略。
饮食攻略
1.控制总热量
根据孕妇的体重、孕周、活动量等因素,合理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一般来说,妊娠早期每日热量摄入不低于1500千卡,妊娠中晚期可适当增加至1800~2200千卡。但具体数值需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确定,避免热量过高或过低,影响孕妇和胎儿健康。
2.调整饮食结构
碳水化合物:选择低升糖指数(GI)的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燕麦、豆类等,避免食用精制谷物(如白米饭、白面包)和添加大量糖的食物(如蛋糕、糖果、甜饮料)。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占总热量的50%~60%,每日不低于175克(约4两主食)。
蛋白质: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奶制品、豆制品等,有助于胎儿生长发育。蛋白质摄入量约占总热量的15%~20%,每日不应低于70克。
脂肪:优先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榄油、鱼油、坚果等,减少饱和脂肪酸(如动物油脂、肥肉)和反式脂肪酸(如油炸食品、人造奶油)的摄入。脂肪摄入量占总热量的25%~30%。
膳食纤维: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可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峰值。多吃蔬菜(如菠菜、西兰花、芹菜等)、水果(如苹果、橙子、草莓等,但要注意控制量)、全谷物、豆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日摄入量建议为25~30克。
3.合理安排餐次
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每天可安排3次正餐和2~3次加餐。早、中、晚三餐的能量分别占每日总能量的10%~15%、30%、30%,每次加餐能量占5%~10%。这样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避免血糖大幅波动。例如,早餐可选择全麦面包、鸡蛋、牛奶;上午加餐吃一小把坚果或一个水果;午餐有糙米饭、瘦肉炒蔬菜、豆腐汤;下午加餐为无糖酸奶或少量饼干;晚餐是杂粮饭、清蒸鱼、清炒时蔬;睡前加餐可选择一杯热牛奶或几片全麦饼干。
运动攻略
1.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
步行:这是最适合“糖妈妈”的运动方式之一,简单易行。建议每天餐后30分钟进行,每次步行30~60分钟,速度适中,以微微出汗、能正常交流为宜。
孕妇瑜伽:在专业教练指导下进行,可帮助孕妇增强身体柔韧性,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避免做过度伸展或挤压腹部的动作。每周进行2~3次,每次45分钟左右。游泳:游泳能减轻身体负担,对关节压力小。选择水质良好、安全的游泳场所,每周进行1~2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注意游泳前后的热身和放松活动。
2.掌握运动时间和频率
每周至少进行5天运动,每天运动时间累计30分钟以上。可将运动时间分成几个小段,如每次10~15分钟,分多次完成。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餐后30~60分钟,避免空腹或餐后立即运动。对于孕前缺乏运动的孕妇,应从低强度、短时间开始,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
3.注意运动安全
运动前进行全面体检,确保身体状况适合运动。有子宫颈机能不全、多胎妊娠、前置胎盘、先兆早产等情况的孕妇,不宜运动,需遵医嘱。
运动前、中、后适当补充水分,防止脱水。穿着宽松、透气的运动服装和舒适的运动鞋。
运动过程中注意监测心率,避免心率过快。如果出现腹痛、阴道流血、头晕、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
对于使用胰岛素治疗的孕妇,要警惕运动引起的低血糖,避免在胰岛素作用高峰期运动,运动时随身携带含糖食物,如糖果、饼干等,以便在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及时补充糖分。
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当的运动,大多数“糖妈妈”能够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的不良影响。同时,要定期产检,密切监测血糖,如有需要,及时在医生指导下采取药物治疗等措施,以确保孕期顺利和宝宝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