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池雨佳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胸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06
879

一、常见化疗副作用及应对措施

(一)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

化疗期间消化道护理要点:采取少食多餐,每日5-6次,选择白粥、烂面条等清淡饮食,忌辛辣油腻。关键措施:1)化疗前2小时禁食;2)遵医嘱服用止吐药;3)腹泻时补充电解质溶液。危险信号:持续呕吐、严重腹泻>5次/天或发热需急诊。建议记录症状变化,包括进食量、呕吐/排便次数等,为复诊提供依据。科学护理可使消化道反应减轻50%以上。

(二)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化疗期间骨髓抑制需重点防护:每周验血,白细胞<2×10⁹/L时严格防感染,应戴口罩、注意饮食卫生;血小板<50×10⁹/L时防出血(避免剧烈运动、使用软毛牙刷)。警惕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异常,若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立即就医。保持环境清洁,必要时按医嘱使用升白针或输血小板。特别提醒:血象异常时避免人群聚集,防止跌倒碰撞。

(三)口腔黏膜炎

化疗期间口腔护理要点:使用儿童软毛牙刷,每日4-6次温盐水漱口,餐后必做。饮食选择温凉软食,忌辛辣、酸性及坚硬食物。出现溃疡时,按医嘱使用溃疡凝胶。特别注意:口腔白斑或持续疼痛可能提示真菌感染,需及时就医。日常护理口诀:"软牙刷、勤漱口、温凉食、早治疗"。

(四)脱发

化疗脱发是暂时现象,治疗结束后3-6个月可再生。建议提前准备:1)购置透气假发/时尚头巾;2)咨询医生使用冷却帽保护毛囊。护理要点:选用婴儿洗发水,避免染烫,轻柔梳理。心理支持很重要,可参加病友互助小组。注意:新生发质可能更柔韧,脱发期间注意头皮防晒。保持乐观心态,这只是一个过渡期。

二、营养与饮食管理

(一)高蛋白饮食

化疗期间蛋白质摄入指南:每日应摄入1.2-1.5g/kg优质蛋白,包括鸡蛋、白肉鱼、豆腐等。采用蒸煮方式烹饪,避免油炸。食欲不振时可添加蛋白粉。注意:搭配主食促进吸收;肾功异常者需调整用量;化疗后48小时重点补充。记录每日摄入量,确保营养达标。

(二)水分补充

化疗期间饮水管理要点:每日保证2000ml液体摄入(心肾功能正常者),包括温水、淡茶等,每小时约100ml。关键提醒:1)化疗后72小时加强饮水排毒;2)呕吐腹泻时补充口服补液盐;3)晨起温水助排便。特别注意:水肿或肾功能异常者需严格遵医嘱限水。建议记录每日饮水量及尿色(理想为淡黄色),异常情况及时就医。科学饮水可降低60%的泌尿系统毒性反应。

(三)食欲不振对策

化疗期间食欲管理三大策略:1)餐前轻度活动10分钟;2)改为每日5-6次小份高能量餐(如牛油果泥、奶酪);3)合理使用营养补充剂。关键提示:1)保持就餐环境轻松;2)尝试酸味食物开胃;3)进食不足时及时就医。特别注意:食物以室温为宜,避免强迫进食。研究显示,科学饮食管理可使90%患者维持足够营养摄入。

三、生活护理与并发症预防

(一)疲劳管理

化疗期间疲劳管理的黄金法则:采用"30分钟活动+15分钟休息"的间歇模式。每日保证7-8小时夜间睡眠,搭配2次20分钟的日间小憩。推荐散步、拉伸等温和运动,避免过度消耗。建议:1)使用疲劳日记记录每日状态;2)活动时穿着支撑袜改善循环;3)与医护人员保持症状沟通。特别注意:持续性疲劳可能提示贫血,需及时检查血常规。记住:适当活动反而能减轻疲劳感,但要量力而行。

(二)皮肤护理

化疗期间皮肤护理三大要点:1)严格防晒:治疗后7天内避免日晒,外出需戴帽、涂抹SPF30防晒霜并做好物理防晒(尤其使用光敏性药物时);2)温和清洁:37℃温水洗澡,选用无刺激洗护产品;3)科学保湿:脱屑时薄涂医用凡士林。特别注意:出现皮疹瘙痒时,切勿抓挠,立即就医。推荐使用棉质衣物减少摩擦,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护肤品。

(三)静脉通路保护

PICC导管护理三大关键:1)每周专业维护:必须按时到医院进行消毒冲管;2)日常防护:置管侧手臂禁提重物(>3kg),避免受压或浸泡;3)自我监测:每日检查穿刺点(红肿/渗液)和导管位置。紧急情况处理:出现发热、手臂肿胀或导管回血时立即就医。记住:洗澡时务必使用专用防水护套,保持敷料干燥。规范的导管护理可降低80%的并发症风险。

四、心理支持与康复建议

(一)情绪疏导

化疗期间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建议患者主动加入肿瘤患者互助小组,通过病友交流获得情感支持。医院通常设有专业心理咨询服务,当出现持续焦虑、失眠或抑郁症状时,应及时寻求帮助。家属要创造轻松的家庭氛围,多倾听、少施压。可尝试正念冥想、音乐疗法等减压方式。记住,情绪波动是治疗中的正常反应,医护人员会根据情况推荐合适的心理干预方案。保持积极心态能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二)适度运动

化疗期间科学运动指南:在医生评估后,推荐每日进行15-30分钟低强度运动(如散步、太极),可分2-3次完成。运动要诀:1)强度控制在"能说话但不唱歌"的程度;2)必须做好5分钟热身和放松;3)出现心慌气促立即停止。特别注意:白细胞<2×10⁹/L时应暂停运动,血小板低者避免跌倒风险。建议家属陪同运动,并记录每日运动量。规律适度的运动能显著改善化疗副作用,提升生活质量。

五、何时需立即就医

化疗期间若出现以下症状需立即就医:出现发热≥38℃,可能是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的征兆,这种感染风险在白细胞低下时进展迅速,需急诊使用抗生素;持续呕吐/腹泻24小时超过5次,伴口干、尿少等脱水表现,可能引发电解质紊乱,需静脉补液支持;突发呼吸困难或胸痛需排除肺栓塞等急症,特别是长期卧床或血小板异常者;其他危急情况包括:意识改变、严重出血(如呕血、便血)、注射部位剧烈疼痛或肿胀。建议提前保存好主治医生和急诊电话,就医时主动说明正在接受化疗及用药史。记住,及时处理并发症对治疗安全至关重要!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