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烨  单位:山东省荣军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30
818

在现代社会,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日益攀升,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对于这些慢性病的治疗,西医有着成熟的体系和丰富的药物,但中药在其中也能发挥独特的作用。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中药在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治疗中能帮上哪些忙。

中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

平稳降压

部分中药具有一定的降压效果。例如,杜仲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杜仲胶、杜仲苷等,这些成分可以通过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舒张血管,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临床研究发现,杜仲提取物制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轻度高血压患者平稳降低血压,且降压作用相对温和、持久,不像一些西药可能会出现血压波动较大的情况。钩藤也是常用的降压中药,其含有的钩藤碱等生物碱类成分,可抑制血管运动中枢,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进而使血压下降。对于一些血压处于临界值或轻度升高的患者,单独使用钩藤等中药进行调理,有可能使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改善症状

高血压患者常常伴有头晕、头痛、失眠、烦躁等不适症状。中药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辨证论治。比如,对于肝肾阴虚型高血压患者,表现为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失眠多梦等,可使用六味地黄丸等中药方剂进行调理。六味地黄丸以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等为主要成分,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头晕、失眠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对于肝火上炎型高血压患者,出现头痛、面红目赤、烦躁易怒等症状,可采用龙胆泻肝汤进行治疗。该方剂中的龙胆草、黄芩等药物能清泻肝火,缓解患者的烦躁、头痛等不适。

减少西药副作用

长期服用西药降压药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钙离子拮抗剂可能导致下肢水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能引起干咳等。中药可以与西药联合使用,在协同降压的同时,减少西药的副作用。例如,一些具有利水消肿作用的中药,如茯苓、泽泻等,与钙离子拮抗剂联合使用时,可减轻下肢水肿的副作用;而一些具有润肺止咳功效的中药,如百合、川贝母等,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合用时,可能有助于缓解干咳症状。

中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

调节血糖

许多中药具有调节血糖的作用。黄芪是常用的降糖中药之一,它可以通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中的黄芪多糖等成分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有一定帮助。苦瓜也是一种具有降糖作用的食物兼中药。苦瓜中含有苦瓜皂苷,被誉为“植物胰岛素”,它可以刺激胰岛素的释放,调节血糖水平。一些轻度糖尿病患者在合理饮食的基础上,适当食用苦瓜或服用苦瓜提取物制剂,可能有助于稳定血糖。

防治并发症

糖尿病的危害不仅在于血糖升高,更在于其引发的各种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中药在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比如,丹参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减少微血管内血栓形成,从而对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微血管并发症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此外,中药还可以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一些具有滋补肝肾、益气养血作用的中药方剂,如杞菊地黄丸、八珍汤等,对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体质,预防并发症也有积极意义。

改善整体状态

糖尿病患者除了血糖异常外,还可能出现乏力、口渴、消瘦等全身症状。中药可以根据患者的整体状态进行调理。对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表现为神疲乏力、口渴多饮、自汗盗汗等,可使用生脉饮等方剂进行治疗。生脉饮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具有益气养阴的功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乏力、口渴等症状,增强体质。

总之,中药在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治疗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可以与西药相互补充,为患者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8
来源:佛山复星禅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