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蓝若丹  单位:广西医科大一附院导管室  发布时间:2025-06-24
527

当需要进行心血管介入手术时,患者往往会感到紧张:导管如何进入血管,术中会有哪些注意事项……作为连接医患的重要环节,介入术护理贯穿手术全程,从患者进入导管室到返回病房,每一个细节都关系着手术的安全与效果。了解术中护理的关键环节,能让患者更安心地配合治疗,共同守护“心”路畅通。

术前准备:细节铺就安全基石

介入手术前的护理工作如同搭建稳固的地基,为手术顺利进行做好充分准备:

1.心理疏导缓解紧张

多数患者对介入手术感到陌生,护士通过展示手术示意图、介绍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消除恐惧,必要时指导深呼吸放松,将紧张情绪降到最低。

2.身体准备细致入微

穿刺部位备皮:清洁手腕(桡动脉入路)或大腿根部(股动脉入路)皮肤,去除毛发,减少感染风险,动作轻柔避免划伤;

药物过敏确认:再次核对患者是否对碘剂(造影剂)、局部麻醉药过敏,如既往有荨麻疹病史,会提前准备抗过敏药物;

体位训练:指导患者练习术中体位(如平卧位、穿刺侧肢体制动),尤其股动脉入路者需练习床上排尿,避免术后因体位不适导致尿潴留。

3.物品准备井井有条

准备好手术所需的介入器械、急救药品,调试监护设备,确保每一台仪器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就像为手术打造一个“安全装备库”,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术中配合:默契协作守护生命

手术开始后,护士化身医生的“最佳搭档”,在无菌操作台上与医生默契配合:

1.生命体征实时监测

每5-10分钟记录血压、心率、血氧,若发现血压突然下降或心率过快,立即提醒医生,同时准备好升压药或抗心律失常药物;

密切观察患者面色、表情,如出现烦躁、出冷汗等缺血缺氧表现,及时协助调整体位、给予吸氧,为医生决策提供第一手信息。

2.精准递送器械药品

根据手术步骤,准确传递导丝、导管、支架等器械,如同“流水线工人”般熟练,确保医生拿到的每一件器械都经过严格核对;

按医嘱及时推注肝素(防止血栓形成)、硝酸甘油(缓解血管痉挛),推注时严格控制速度,并大声复述药名剂量,形成“双人核对”保险机制。

3.人文关怀贯穿始终

手术过程中与患者交流:如“感觉胸口有什么不舒服吗?”“别紧张,很快就能疏通了”,让患者时刻感受到被关注;

注意保暖:用温毯覆盖身体,避免低温导致血管收缩影响操作;对桡动脉入路患者,轻柔固定手腕位置,避免长时间悬空引起不适。

应急处理:冷静应对突发状况

尽管介入手术技术成熟,仍可能遇到突发情况,护士的快速反应至关重要:

1.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处理

当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心率减慢,立即协助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快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推注阿托品提升心率。

2.造影剂过敏应对

若患者注射造影剂后出现皮疹、喉头水肿,迅速给予氧气吸入,静脉推注地塞米松抗过敏,同时准备好气管插管设备,全程保持冷静有序,用行动传递安全感。

3.急性血栓形成处理

术中发现血管内血栓形成,立即准备溶栓药物,配合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密切监测凝血功能,每一个动作都经过千百次演练,确保在黄金时间内完成应对。

术后交接:延续护理温暖接力

手术结束后,护士的工作并未停止,而是开启与病房护士的“温暖接力”:

1.穿刺点严密观察

桡动脉入路:检查手腕压迫器松紧度(能触摸到搏动但无渗血),告知患者手指可以轻微活动,但手腕尽量不要弯曲;

股动脉入路:沙袋压迫穿刺点6-8小时,每30分钟观察局部有无血肿,指导家属协助按摩未制动肢体,以预防血栓。

2.病情交接清晰准确

与病房护士详细交代患者情况,确保每一个细节无缝对接。

3.康复指导贴心入微

桡动脉入路者24小时后可下床缓慢走动,股动脉入路者需卧床24小时,起床时先侧卧再坐起,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总之,心血管介入术中护理是一场精密的“生命护航战”,从术前的细致准备到术中的默契配合,再到术后的温暖交接,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护理团队的专业与温度。了解这些护理守护的细节,能让患者更有信心地踏上康复之路,与医护团队共同迎接心脏健康的新起点。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