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罗柳  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株洲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10
369

麻醉是利用某种药物或其他手段,让患者全身或部分区域短暂丧失知觉,以减少或解除外科或治疗过程中的痛苦与不适。麻醉也为外科或其他医学检查及治疗创造了条件。但是,许多患者及其家属对麻醉缺乏足够的认识,这容易导致他们对麻醉产生误解。下面,我们就来深入了解麻醉,助你在手术中安心“入睡”。

麻醉之前为什么要禁饮禁食

在麻醉手术之前要让患者禁食、禁饮,以保证患者的安全性。患者在全身麻醉状态下,其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应均可能减弱甚至消失。当有饮食或饮水进入胃部时,就会导致患者胃液反流及误吸。误吸是指食物、液体等异物进入气管,可能造成呼吸道堵塞、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导致窒息甚至死亡。因此,术前通常会要求患者在特定时间内禁食禁饮,以确保胃肠道充分排空,减少胃内容物量,从而降低误吸和窒息的风险,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手术顺利进行。

麻醉就是打一针吗

患者在麻醉前需要建立静脉通道(俗称“打针”),而椎管内麻醉则需要在背部进行穿刺注射。那么,麻醉真的就是打一针这么简单吗?不是的。在麻醉期间,麻醉医师会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血压等),以确保患者在术中维持良好的生理状态。麻醉管理还涉及到根据手术进程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时调控全身麻醉的深度。

麻醉安全吗

很多人误以为全身麻醉会影响神经系统,导致脑功能受损,因此术后才会出现“晕乎乎”的情况。所谓的“变傻”,指的是术后可能出现的暂时性“认知功能下降”,这主要是由于麻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以及术后患者体内可能仍有少量未完全代谢的麻醉药物残留,从而可能引起短暂的记忆障碍或反应迟钝。但是,当药物在体内完全代谢后,这种抑制效应便会逐渐消退,认知功能和记忆力也会随之恢复到术前水平。现代麻醉药的作用机制并非直接损伤脑细胞,其影响通常是可逆的,因此一般不会对大脑造成永久性伤害。

手术前关键环节:评估风险,制定麻醉计划

手术前,麻醉医生会对患者的全身状况进行详细评估,包括仔细询问并核对其病史、药物过敏史等重要信息。麻醉医生会根据不同的手术类型、患者的具体病情及生理状况,制定并实施个体化的麻醉方案。

手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处理突发情况

术中,麻醉医生会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及生理指标,以全力保障患者安全。若患者在术中出现大出血、血压剧烈波动、严重心律失常等危急情况,麻醉医生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迅速有效的医疗干预措施,全力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确保其安全度过手术危险期。

手术后:唤醒患者,协助止痛

手术结束后,麻醉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逐步调整麻醉药物剂量,引导患者平稳、缓慢地恢复意识。在苏醒期间,麻醉医生及监护团队会持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临床表现,确保患者安全、平稳地度过麻醉恢复期。此外,麻醉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疼痛程度,合理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法,包括使用必要的镇痛药物及其他辅助措施,以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不适。

麻醉常见问题解答

全身麻醉,这一在医疗领域广泛应用的技术,常常引发大众的好奇与诸多疑问,其中“是否会影响记忆力”便是高频问题之一。实际上,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现代麻醉药物与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成熟度与安全性。

在麻醉过程中,大脑的意识活动会受到暂时性抑制,进入一种可控的“人工睡眠”状态(这更类似于电脑的“睡眠”或“待机”模式,而非彻底“关机”),但这并不意味着大脑结构会受损或其生理功能完全停止。一旦麻醉作用消退,大脑便会如重启的电脑般迅速恢复功能,继续正常运转。

科学研究也已证实,全身麻醉对记忆力的影响通常是短暂且可逆的,不会对长期记忆构成永久性威胁。当然,每个人的体质与反应存在差异,对麻醉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若你对麻醉抱有疑虑或担忧,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与麻醉医生进行深入沟通。他们将依据你的个人状况,提供专业、详尽的解答与建议。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8
来源:佛山复星禅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