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玲  单位:成都市新都区新繁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5-07-02
8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不断上升,每4位成年人中就有1位患病,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药物治疗是控制血压的关键,但“降压药能不能随便停”这一问题困扰着众多患者。本文将从科学角度出发,详细解析高血压用药误区,强调降压药不能随意停药的重要性。

高血压的危害不容忽视

高血压被称为“无声的杀手”,早期多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头晕、头痛,极易被忽视。长期高血压会持续损害心、脑、肾等重要器官:血压每升高20mmHg,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翻倍;可导致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脑梗死、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目前,高血压尚无法根治,多数患者需长期甚至终身治疗。通过药物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一般建议<140/90mmHg,合并糖尿病、肾病者需<130/80mmHg),是降低并发症风险的核心手段。降压药:控制血压的关键

降压药通过不同机制发挥降压作用,常见类型有——1.利尿剂:增加排尿,减少血容量以降压。2.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降低心脏输出量来降压。3.钙通道阻滞剂: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与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阻断血管紧张素作用,扩张血管。5.α受体阻滞剂:阻断肾上腺素作用,扩张血管。

医生依患者个体情况选药,制定方案。降压药可有效控压,降低心脑血管风险,保护靶器官。

降压药不能随便停的原因

1.血压反弹,风险剧增。超70%的患者自行停药后,1~2周内血压反弹,部分甚至超过治疗前水平。因为降压药需维持一定血药浓度控制血压,停药后药物浓度下降,血压失控。血压剧烈波动对血管壁冲击大,损伤内皮细胞,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病风险。

2.病情反复,治疗困难。长期服药使人体适应药物对血压的调节,突然停药会引发停药综合征,如头痛、头晕、心悸等。病情反复还会增加后续血压控制难度,加大并发症发生几率。

3.器官受损,危及生命。降压药不仅降压,更保护心、脑、肾等靶器官。随意停药致血压升高,会加速器官损害,引发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眼底病变等严重后果。

特殊情况下的停药考量

1.继发性高血压:若高血压由特定疾病引起,如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治愈原发病后血压可能恢复正常。如肾动脉狭窄患者经支架植入术解除狭窄,血压可能下降。但停药需在医生严密监测和专业评估下逐步进行。

2.不良反应:当患者出现低血压症状(收缩压持续低于90mmHg),或对降压药产生严重过敏、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时,需立即就医。医生会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患者绝不能自行停药。

正确用药建议

1.遵医嘱服药:患者要严格按医生制定的方案服药,包括药物种类、剂量、服用时间等,有疑问及时与医生沟通。

2.定期监测:建议每周至少测量2~3次血压,记录数据并反馈给医生。每3~6个月复查血压、肝肾功能等指标,以便医生调整方案。

3.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药物治疗要结合健康生活方式。减少钠盐摄入(每日<5克),增加蔬果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增强降压药疗效。

常见误区解析

1.血压正常就停药:血压正常是药物控制结果,突然停药会致血压反弹,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2.症状消失就停药:高血压常无明显症状,症状消失不代表血压得到控制,患者应坚持服药并定期监测。

3.血压高时再吃药:降压药需长期规律服用,血压高时才吃会导致血压波动,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结语

高血压治疗是持久战,降压药是关键,不能随便停用。患者要正确认识高血压与降压药,遵医嘱规范用药、定期监测、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压,远离并发症。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8
来源:佛山复星禅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