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翠屏  单位:成都市温江区妇幼保健院  发布时间:2025-07-09
395

“每天补钙还是骨质疏松?”

“孩子反复感冒总不好?”

“同样的钙片,为什么孕妈补了还是抽筋?”

这些困扰可能都指向同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维生素D缺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新认识这个至关重要的营养素。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能通过紫外线照射在皮肤中合成,也可从部分食物中获取。它在维持钙磷代谢、骨骼健康和免疫调节中起关键作用。

维生素D的母婴健康密码

一、对孕产妇的健康保护

胎盘健康守护者:维生素D通过调节子宫胎盘血管生成和抑制炎症因子,维持妊娠稳定性,就像给胎盘装上“稳定器”。

预防妊娠糖尿病:维生素D通过增强胰岛β细胞功能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来预防妊娠糖尿病。

胎儿发育助推器:对胎儿而言,维生素 D 是骨骼发育的“奠基者”,可以促进胎儿骨骼和牙齿基质形成。胎儿骨骼形成的关键时期,维生素 D 缺乏会导致骨骼基质钙化不足。

二、对儿童的"成长护航"

免疫系统“调节器”:免疫系统的 防御功能在婴幼儿时期尤为重要。补充维生素 D 可使婴幼儿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降低,这是因为维生素 D 能激活体内抗菌肽的合成,这些肽类物质就像“天然抗生素”,可直接杀灭细菌和病毒。

大脑发育“营养师”:在大脑发育方面,维生素 D能促进神经髓鞘形成 —— 髓鞘就像包裹神经纤维的“绝缘层”,其发育不良会影响神经信号传递速度,可影响语言发育。

骨骼健康“建筑师”:骨骼健康方面,维生素 D 的作用更是立竿见影。可以使钙吸收率从15%提升至40%。

科学补充维生素 D 的正确方式 一、拥抱阳光:最经济的天然补给 阳光照射是合成维生素 D 的最佳途径,但需讲究科学方法。

婴幼儿:出生后应尽早到户外活动,逐步达到每天 1-2 小时(以散射光为宜,裸露面部、四肢皮肤);6 个月以下婴儿需避免阳光直射,可在树荫下接受间接光照。需要注意的是,玻璃会阻挡 90% 以上的紫外线,隔着窗户晒太阳几乎无效。

孕产妇:每日保持 15-30 分钟户外日照(如上午 10 点前或下午 4 点后),兼顾防晒与维生素 D 合成平衡。冬季或雾霾天,可适当延长照射时间,但需避开污染高峰。

二、膳食补充:天然食物的协同助力 选择富含维生素 D 的食物作为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

高含量来源:深海鱼类(三文鱼、沙丁鱼、金枪鱼等)、动物肝脏(猪肝、鸡肝)、蛋黄。

三、补充剂:精准补足的关键手段 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择补充剂:

婴幼儿:母乳喂养儿出生后数天内即应开始补充维生素 D(每日 400IU);配方奶喂养儿若每日奶量不足 1000ml,需额外补充差额,具体剂量需遵医嘱。

孕产妇:每日推荐400-800IU(以维生素 D3 制剂为主,吸收效率高于 D2),补充剂量需根据孕周和身体状态遵医嘱调整,肥胖、多胎妊娠等特殊人群需个体化评估。

精准检测:守护健康的重要防线血清 25 - 羟维生素 D是最可靠的诊断标准,是反映维生素D营养状态的最佳指标:

孕期:建议在首次产检及孕中期常规检测。

婴幼儿:在 42 天体检、1 岁及 2 岁常规体检中加入检测,尤其关注早产儿、户外活动少或冬季出生的宝宝。

监测周期:补充期间每 3-6 个月复查一次,避免不足或过量。

常见误区澄清很多人认为“夏天晒太阳多,不用补维生素 D”,但实际上,夏季长时间在空调房、涂抹高倍防晒霜都会影响合成。

“孩子长大了就不用补了” 也是常见误区。虽然青少年户外活动可能增多,但学业压力大、久坐室内时间长,仍可能存在维生素 D 不足。若户外活动不足,需通过食物或补充剂补充,以满足骨骼生长高峰期的需求。

还有人担心“补维生素 D会中毒”,其实每日摄入不超过 4000IU 是安全的,正常补充剂量远低于中毒阈值。维生素 D 中毒通常是长期超剂量补充(每日超过 10000IU)才会发生,表现为高钙血症、恶心呕吐等,常规剂量补充无需担忧。

维生素 D 是守护全家健康的“阳光营养素”,从孩子的骨骼发育到妈妈的孕期守护,科学补充并不复杂 —— 遵循“日照 + 膳食 + 精准补充”的原则,三餐搭配富含维 D 的食物,每天晒晒太阳,按需合理选择补充剂,定期检测,就能让这份“阳光能量”持续滋养你和家人。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